金山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小地精三岁半在线阅读 - 第568页

第568页

    于是,黄永贵和几个大学生们合作,去子弟小学印了二百份试卷,都是工厂水电操作常识,保守商业机密等职业道德,还有销售常识,一百分的卷子,九十分以上的就有十八人。

    这下,春晖几个也惊呆了,这样的水平怎么说也是高中生了吧?居然来给他们厂子打工?今年工作有这么难找吗?

    其实,她们不知道的是,工作难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皮革厂早已声名远扬,整个阳城市都知道苏家沟路边出了一个做皮包的厂子,有志向的都想来试试!不然咋不见人高中生去养猪场饲料厂呢?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十八人里挑七人,好几个是分数一模一样的,去掉谁也不好。顾学章一拍脑袋,干脆再加一环面试吧,他准备了几个临场发挥的题目,正正规规的在农家院里开设一间办公室,依次考察了他们的临场表现能力,需要沟通能力。

    最终,在综合各项条件考虑后,挑选出十个人。没办法,最后四人的笔试成绩加面试成绩是一样的,无法先后排名,况且,这几个年轻人实在是太优秀了,他舍不得放弃!

    五女五男,都是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至少初中毕业,身体健康的年轻人。这样,加上原有的七人,关系户三人,皮革厂拥有二十名全职职工!

    这还不算周末来帮忙打短工的小会计几人!

    刨除请假的三人,也还有十七人能保证八小时在岗,规模已经非常大了。私人厂子居然敢请这么多工人,大河口的人都惊呆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前所未有之变化!

    工人充足,皮革厂的机器终于又重新开动起来。几个新工人都是非常聪明能干的,好多活计只用教两遍就会,不迟到不早退,兢兢业业。一开始实行轮休制,每天工作八小时,早上八点半上到十二点,下午两点上到五点半,保证八个小时内机器不停,人手也不停。

    果然,就像春晖说的,高度精密分工后,工作效率比以前高多了,年前积累的几个大单子很快按时交付。听说如果是自个儿拉来的单子还有奖励金后,几个年轻人就自告奋勇,周末的时候拿着几个样包往周边区县跑,拉单子。

    一个包奖励一块钱,对于这些有点文化又找不到工作的知识青年来说,一百个包就相当于父母老工人挣两个月,他们在家腰杆子都能直起来不少嘞!

    甚至,有人有同学在省城上师专医专农大的,甚至挂着一身皮包跑进大学校园,向那些追求时尚的大学生展示他们的产品。单就这点子,光凭崔顾两家人,是绝对想不到的!

    他们以为,卖东西就是拿去工厂门口吆喝就行了,可社会在变革,通过一场世界级赛事的举报,许多国外资本和厂家开始注意到中国这块几乎未经开发的处女地,外国文化渐渐涌入国内,“背一个黑皮包”成为一种最简单的外国时尚!

    这几个年轻人很快从大学校园里给拉来几个单子,虽然一个学校里买得起的也就五六十人,可几个学校加一起也有二三百不是?奖励金根据“谁的单子奖励谁”的原则发下去,大家的干劲愈足了!

    甚至,其中有个叫苏强东的更机灵,他有个姑姑嫁在隔壁省份,是一名主管人事工作的银行副行长。也不知道怎么劝说的,他居然说动姑姑买一批皮包作为银行系统的第一季度奖励!

    因为是银行系统的奖励,不能马虎。虽然数量不多,只十来个,可厂里却十分重视,男员工和女员工的分开生产,几乎是量身定做。

    等货送到,银行职工门一看,还怪好看嘞!男的大气,女的精致,不是百货商店里那种一模一样的公文包样式,你就说吧,谁会不喜欢?

    喜欢不就要天天背嘛?

    先只是他们分行的工作人员有,可不小心让市总行的看到了,觉着好看,四处打听他们哪儿买的。弄到苏强东家的电话,催着他们也要。一个市行怎么说也是二百来号人,这就是二百多的单子,可是大单子了!

    苏强东这家伙,一口气拿到三百块奖励金,嘴都笑歪了。

    当然,更高兴的是崔顾两家,他们没想到,就贴一张招工大字报出去,居然招到这样的人才!以前跑单子有多难他们再清楚不过,吆喝得口干舌燥也难拉到一个客户,小伙子短短两个月就搞来这么大的单子!

    当然,苏强东还说了,银行和其他国营厂子都有专门的接待室,会客室,办公室,既然要办大,就得搞得像模像样。果然,顾学章花三千块钱把这所农家院买下来,变成厂里财产,又给盖起两套小砖房,开发成办公室和会客室,装修得挺上档次,有客户上门就能招待他们。

    这样,越正规的,可信度越高。尤其是从外地外省慕名而来的,看见他们厂房这么宽敞,工人这么多,啥都像模像样的,倒是第一印象就不错。

    订单肯定又增加了!

    这可是奇了怪了,要么是他们包做太好了,要么是这小子就是个商业奇才!

    养好身体返回工作岗位的刘惠王二妹也无话可说,只要是能给她们挣钱的,她们都欢迎。这不,到1980年五月份,半年的时间,刨除各项成本和买厂房装修办公室的花销,他们的厂子又赚了十万块!

    同样是半年,所赚却翻了一番。这几个年轻人用事实证明,招他们进来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