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崇政殿,徽宗召见蔡京,说道“爱卿对童贯的有何见解?”蔡京答道“虽然照搬王大人通商辽国的设想,但辽国地大物博,单凭贸易手段削弱其国力恐怕并非易事。西夏则不同,小国寡民,无论土地还是人口,皆不足大宋十分之一。大宋与之通商,必能在数年之内掌控其财富命脉!”蔡京掌管户部多年,其经济眼光深得徽宗认可。徽宗语气惊讶,说道“单凭一项羊毛贸易,便能够在数年之内掌控西夏之经济命脉,爱卿是否太过夸大其词了?”蔡京十分自信,说道“西夏土地贫瘠,适合耕种的只有灵州、兴庆、和横山三处。灵州和兴庆的田地是西夏王室的私产,衡山的田地为西夏边军的屯田。如今童大人率六路大军重夺横山天险,西夏边军在横山以西的屯田自然无法耕种。数万大军赖以为生的屯田丢失,西夏国王为了稳固军心,只能从灵州和兴庆调粮。如此一来,必定损伤众多王公的利益。西夏国库空虚,便只能求和。到时童大人顺势提出大宋欲购买大宗羊毛的意愿,西夏国岂有拒绝的道理?” 徽宗点头,说道“羊毛贸易能够弥补西夏王公在农田上的损失,想来李乾顺那时也不敢犯众怒!”但徽宗心存疑虑,继续说道“这只能说明西夏不会拒绝大宋购买羊毛的要求,但并不能证明大宋能够借此机会掌控西夏的财富命脉?”蔡京心中得意,微笑说道“绵羊,一到两岁便已成年,正是食肉的最佳时间;但剪取羊毛的最佳时间确是两到七岁。”徽宗恍然大悟,放声而笑,说道“大宋收复了横山天险,西夏的口粮便难有富余。大宋向西夏收购羊毛,西夏王公为了眼前的利益,必定会着令西夏的百姓大大延长绵羊的饲养时间,以便最大限度获得羊毛。如此一来,西夏百姓作为主要口粮的羊肉便会明显减少。民有饥色,可是对江山社稷最大的威胁!”蔡京满脸谄媚,说道“皇上英明!”徽宗似乎意犹未尽,继续说道“西夏饥荒,辽国自顾不暇,李乾顺便只剩下向朕求援这一个选择了!”蔡京趁机说道“天佑大宋!” 片刻之后,徽宗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羊毛呢布是王浩的发明。倘若朕下旨让王浩交出纺织呢布的方法,恐惹非议,爱卿可有良策?”蔡京说道“王大人身为臣子,为君分忧本就是职责所在。皇上仁厚,体谅王大人创业艰难,不欲无偿取之。以微臣之见,可将王大人擢升一级,以作嘉奖!”徽宗思索片刻,说道“倘若朕没有记错,王浩兼领的官职有起居舍人、崂山县令、胶州市舶司转运使、殿前司步兵都指挥使,而这些官职中以从六品的起居舍人为最高。倘若只擢升一级,可领正六品的实职。爱卿以为朝中可有空缺?”蔡京故作思索,答道“王大人未曾参加科举,冒然与各部官吏同堂办公,恐有不便!”说完,小心看向徽宗。徽宗明白蔡京话中的含义,说道“如此说来,提拔王浩之事反倒不好办了?”蔡京沉默片刻,说道“微臣想起来了,有一个官职,倘若由王大人兼领,倒是十分合适!”徽宗立刻说道“爱卿直言!”蔡京说道“工部水利司郎中!”徽宗意料之外,说道“工部,倒是一个清静的衙门,只是不知王浩是否愿意兼领这个工部郎中?” 蔡京说道“王大人天资聪颖,岂能不知皇上的良苦用心?而且王大人年龄尚轻,再历练几年并非坏事,待将来时机成熟,再平调其他衙门,也是更方便些!”徽宗斟酌少许,说道“就依爱卿之见,由王浩兼领工部水利司郎中!” 拟好圣旨,盖好玉印,徽宗说道“即刻颁旨吧!”陈公公答道“奴才领命!”此时,蔡京却说道“这道圣旨可否由微臣前去宣读?”徽宗没有多想,说道“计策是爱卿想出来的,旨意由爱卿颁布倒也更加合适。如此,就有劳爱卿了!”蔡京说道“多谢皇上厚爱!” 樊楼离皇宫本就不远,一刻钟即可到达。蔡京宣读完圣旨,笑眯眯看向王浩,说道“王大人接旨吧!”王浩沉默许久,终于喊道“臣领旨谢恩!”捧起圣旨,缓缓起身,而后看向蔡京,说道“太师果然好手段,一日之内便将堂堂正六品的官职拿在手中!”蔡京摇头,说道“是王大人将堂堂正六品的官职拿在手中才是,老夫不过是一个说客罢了!”王浩支走丫鬟,关上房门,说道“答应太师的事情,在下不会失言,今日之后,每月会有一百家织机被送到东京!”蔡京大笑,说道“王大人言而有信,老夫佩服!只是不知每架织机要价几许?”王浩说道“每架织机一百贯!” 蔡京说道“织机再精妙,也只是木头做的,一百贯太贵了!”王浩面露怒色,说道“太师如果觉得贵,可以不买,在下也可以请辞这个水利司郎中!”蔡京奸笑,说道“老夫有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公子想听不想听?”王浩说道“洗耳恭听!”蔡京稍稍拉近了距离,说道“每架织机我给公子一百一十贯!”王浩皱眉,说道“太师莫要开玩笑!”蔡京继续说道“但王大人要给出每架织机一百六十贯的报价!”王浩几乎难以置信,说道“太师就不怕童贯和高俅知道了,到时秋后算账吗?”蔡京十分自信,说道“老夫费神费力,童贯、高俅坐享其成,收些车马费,有何不妥?”王浩说道“太师这车马费是否收的多了些?”蔡京说道“王大人只需要答应我的要求,至于后事如何,就不劳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