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龙啸大明在线阅读 - 第44节

第44节

    在这一场战斗中,穆陵军暴露出来很多弱点,尽管经过了商毅几个月的严格训练,士兵们的基本军事素质都不差,但仍然欠缺实战经验,少有应变的能力。在对付匪贼、流寇时,这一点还体现不出来,但遇到清军这种战斗力强悍,而且作战经验丰富的对手时,就显出了穆陵军不成熟的一面。

    在清军攻城时,穆陵军还能保持着一定的章法,进退有序,各兵种还能互相支持作战,但当清军攻上城墙之后,就开始慌乱了起来。

    同时尽管商毅受过现代化的军事教育,有很丰富的现在特种作战经验,但这个时代的战争模似,和三百多年以后相差很大,而且商毅也缺少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当对手是战斗力强悍的清军,在战前准备,临阵指挥方面,应变调度等方面,同样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当然穆陵军才成军不到半年时间,而其间也就是打打流寇匪贼,还没有经过大战的检验。因此出现这些问题也很正常,而且自巳的对手是这个时代,中国最强大的军队。至少在战斗中,全军并没有出现怯敌畏战,而且在战斗中也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斗志,并且在战争的前一阶段,还是表现出很高水准的战斗能力,证明穆陵军平时的训练,还是卓有成效的。做为一支年轻的军队,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水平,确实是很不错了。

    商毅当然知道,一支战斗力卓著的军队,绝不是单靠训练就能达到的,必须要经过战场的血与火考验。在自己穿越之前,建立共和国的那支军队,同样就是从一群农民开始,在一场场战斗中磨练,奋战不止,浴血坚持,几起几落,经过无数战争的洗礼,才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因此穆陵军的强军之路,虽然还非常漫长,但却以经朝着这个方向在前进了。

    不过现在时间紧迫,不可能让穆陵军慢慢成长,而且穆陵军同样也经不起大的挫折,无论是时间还是人力,两方面商毅都耗不起。因此想让穆陵军快速成长起来,一方面是要靠商毅充份运用自己熟知历史,了解历史发展的大势优势,使穆陵军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少经变故。另一方面也需要穆陵军的全体将士一齐努力,尽量、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

    战后总结,就是一个好方法。战后的总结会,在商毅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几乎是各国的军队都做,但在这个时代,却还是个新鲜事物。在中国古代,打完仗之后,胜了就上报邀功,把自己夸得神勇无比,天花乱垂,如果败了,就上表请罪,尽管寻战借口理由,为自己开脱。

    致于胜是怎么胜,胜在那里;输又是怎么输,输的原因;在战场上暴露的问题,自己与敌人相比存在那些优势,又有那些不足;在以后的战斗中又怎样扬长避短,保持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却基本无人问津。少数名将或许会在私下里想一想这些事情,但极少有人能做系统的总结,更不用说是招集众将一起来讨论学习。

    而商毅就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毎一战之后,都要做详细总结,并且把这种作风保持下去,成为穆陵军的一个优良传统。

    “各位,这是我们穆陵军成军以来,第一场大战。我们的对手是一直横行关外,少有对手的建州鞑子。这一战我们是打胜了,也打出了我们穆陵军的军威,让鞑子知道,我们汉人也不是好惹的。但同样也暴露出我们穆陵军的许多问题。今天我们开这个总结会,就是希望各位能够根据自己的看法,说一说你们自己认为在这一战中,我军还有那些不足之处,如何弥补,就算没有弥补之法,我们大家也可以群策群力,一起来想办法。”

    千总衙门的大堂中央,在一张模仿后世的军事会议上常用的条形长桌上,放着一个木工匠制做的穆陵关及周边地区的简易模型。众将依据自己的职位和资励,分别坐在长桌两侧,而商毅坐在长桌的端头,身后还有两张小桌,放着文房四宝,坐着两个文书,准备做会议记录。

    众将对这种战后开总结会都觉得十分新鲜,而且对这种形式的会议,这样的桌子,这样的座位方式,更是从未见过,都十分新奇。但等商毅说之后,大堂上却是一片沉默,一时冷了场。

    其实昨天一战,不少人都清楚,如果不是商毅极时出手,杀了索楞,稳住了军心,那么胜负之数到还真是难说。而经过了昨天那一战之后,众人对商毅的依赖和崇拜心里几乎以经到了元以加复的地步。因此在心里的潜意识都觉得,下一战怎么打,听商毅的就行了,反正有商毅在,就是天塌下来,他大概也能顶起来。而商毅叫众人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时之间,众将都有些发懵,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商毅笑道:“各位不要拘谨,有什么就说什么,就是说错了也不要紧。昨天一战,你们都参加了的。实话说,虽然我们最后是赢了,但在其中差一点也出了大茬子。而清军虽然退了兵,但一定还会卷土重来的。说不定人马比这一次还多,常言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因此也请大家把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把我们穆陵军的不足都找出来,加以改正,也为了我们下一战能够更好的守城。”

    又过了一会儿,罗远斌才首先道:“大人,以小人看来,对付清军,火铳依然是最有效的武器,由其是二层曱或三层甲的鞑子兵,只有火铳才能给他们大的伤害,只不过鞑子的箭射得到是真准,当他们逼近城墙可以射箭的时候,也会对我们的火枪兵造成大的伤亡,因此我觉得如果在城垛口上加上一个挡牌,只留一个小口来供火铳发射,就不怕鞑子的弓箭了。”

    商毅点点头,这个问题他也想过,不过只是想加强火枪兵的护具,到没想过在城垛口上加个挡牌,以清兵弓箭的穿透力,有了挡牌之后,应该是可以清军的弓箭的伤害降到最低了。因此也道:“罗把总,你的提议很好,散会之后,你立刻去和铁木匠坊商量一下,这个挡牌怎么做,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见自己的意见得到商毅的更定,罗远斌也十分高兴,而其他人见了,也都有些跃跃欲试。

    周少桓接着道:“刚才罗把总所说,确实是个好办法,但在城垛口上加上挡牌,也只能暂缓一时,等鞑子爬城的时候,火枪兵还是要把位置让出来给其他人防守。也就只能上好刺刀,当长枪手用。我觉得不如在城墙后面再修几座台子,也不用很高,有个四五尺就行了,这样鞑子爬城的时候,火枪兵就可以退到高台上去,继续用火枪打鞑子。这样一来,就算鞑子爬上了城头,火枪兵一样也能发挥作用。”顿了一顿,周少桓又道:“我们也可以把火炮放到高台上去,这样在鞑子攻城时,火炮还可以打在城下的鞑子。”

    商毅冲他也点了点头,道:“少桓,你的建议也很好,我们可以马上施行。”

    两个人发言,都得到了商毅的表扬,其他人也纷纷勇跃了起来,杨武丞马上发言道:“千总大人,其实在昨天一开始,我们守得非常好,只是当鞑子爬上城墙之后,弟兄们才有些慌张起来,我看有必要进行几次:当敌军蹬上了城墙之后,一方面要对付上城的敌军,一方面还要守住其他的垛口的训练。让士兵们熟悉一下这种场面,下一次就不会慌了。”

    成进道:“我们在城外挖了三条壕沟,是为了阻挡鞑子的车辆前进,但壕沟太容易填平了,而且还可以在壕沟上架桥通过,作用并不大,不如再垒几道土墙,只用三尺多高就行了,想挖开土墙,可就比填平壕沟费劲得多了。”

    成刚也道:“鞑子的云梯上都带着一个倒钩,一但云梯搭靠在城垛口上,就会钩得很紧,难以推动。但如果我们把城垛口朝外的那一面凿出一个斜坡来,鞑子的倒钩也就没有着力的地方了,我们可以很容易就把云梯推倒。”

    周琦道:“城墙上的位置有限,只能站下一千多人,应该把士兵们分成三班,轮流上城防守,这样可以始终保持士兵们的体力。”

    吴汉生也道:“我们训练了那么久的山里作战,也该派上用场了,而且我们也不该一味再城里死守,如果鞑子再来攻城,我们才以适当派出少量人马出城,躲在山上,袭击鞑子的后方,一定会够他们头庝的。”

    就这样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根据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提出了许多改进穆陵军作战的方法,而且在不自觉中,开始以清军的下一次进攻为设想,研究穆陵军在下一战中的应对办法,气氛也十分活跃。

    商毅看了,也十分高兴,别看都是古人,但想出来的办法并不比自已差,甚至有一些是自己都没有想到的。这到还是其次,关建是他以经在有意识的陪养他们,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一一八章 战后余波

    开完了军事总结会议之后,第二天商毅立刻就开始针对昨天会议上讨论的各种办法,着手进行准备布置。

    首先商毅接受了周少桓的建议,让土工坊的工匠们在城墙上修筑石台,以更在清军攻城时,火炮和火铳还能够发挥作用。其实周少桓的这个建议也并非什么独创,在这个时代,就以经有这种上下双层城墙的结构,不过一般只有国都级的大城,或者是边境的重要关隘才会有这种结构的城墙。

    穆陵关的城墙宽度约有六米多,城垛墙占了半米左右,经过商毅和工匠还有火枪手在现场测试,将石台的厚度定为八尺,也就是两米五左右,高为五尺,宽度为两丈,两个石台之间,相距一丈。垛墙高六尺,厚一尺,垛口的宽度为二尺。同时在石台的另一侧,还砌一堵两尺高的矮墙,供填弹的士兵坐下。

    而高台先用砖石砌边,然后填上碎石沙土,压实之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红砖,再砌上垛墙可矮墙。这样的做法不仅比全用砖石砌成省料,而且时间也快得多。

    因此在未来,清军进攻的重点估计还是南城,因此所有的高台也都修在南城,共有三十个高台,每个高台上有六名火枪兵射击的位置,或者可以放下两门火炮。

    同时商毅还受到高台的启发,在城墙边上又建了十二座箭塔,为木质结构,高达五丈,分为两层,每座箭塔上可以容纳下六到八名弓箭手,并且有翻板可以通到高台上,但不挤占城墙的位置,就是清军攻上了城墙,也够不到箭塔上。

    一但高台和箭塔建成,穆陵关的防守就可以变得立体化起来,防守能力也必然会大大加强。

    同时商毅又让木工坊和铁匠坊制做城垛口的挡板。这种挡板两尺宽,四尺多高,主体为木质,在外层蒙上一层铁皮,下瑞开一个二寸多宽,三寸多高的凹口,可以容火枪射击。同时又把城垛口朝外的一面凿出一个小斜坡,一方面是减少云梯倒钩的着力点,另一方面也让火铳有了一个向下射击的斜角。经过测试之后,果然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而且对火枪手射击的影响也不大。

    不过商毅还是不放心,倒底还是给每一个火枪兵加强了防护。因为上一战中徼获了大量的铁甲,经过简单的修复就可以用了,每个火枪兵都发了一套。火枪兵淘汰下来的铁甲背心,就全部让给新兵用。

    再加强城内防守的同时,商毅也采纳了成进的意见,不仅把城外被清军填埋之后的壕沟又挖了出来,同时在壕沟之间,又各自垒起了一道土墙,毎道土墙呈梯形,底宽八尺,顶宽六尺,但高度只三尺,可以有效的阻挡车辆前进,但无法为清军提供遮挡。

    规化好了这些工程之后,城中的男女老幼又一次一起动手,开始新一轮修筑穆陵关的防线。

    在修筑防线工程的同时,商毅也不忘对士兵进行加紧训练,各队战死的士兵缺口由新兵递补进来。虽然有不少新兵的基础素质还达不到商毅的要求,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依靠老兵来传帮带,让他们在战斗中成长。

    而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当清兵攻上城头之后,士兵们出现混乱的局面。商毅规定,在清兵还在攻城的时候,守垛口的士兵只许守住垛口,不管其他。攻上城头的清兵,由后排的士兵来迎战。并且进行了三次针对这一点的模似训练,让士兵们熟悉这种战法。

    火枪兵的缺口,则从少年队中来选人补充,因为现在青壮年队的兵源有限,要用到便需要的地方,而弓箭手又需要较强的膂力。只有火枪兵适合少年队的士兵。毕竟尽管火枪兵都装配了刺刀,但白刃战的机会还是比其他兵种要少得多。而且商毅还尽量挑选年纪大一些的少年补充进来,并允许他们在敌军蹬上城墙之后撤下去,不与敌军拚刺刀。

    按这样的标准,商毅从少年队中选出了二百名士兵,让他们开始进行火枪射击的训练。之所以选这么多人,主要是因为穆陵关内以经开始自己打制火铳,随着火铳数量的增加,也需要更多的新火枪兵。而且在以后的战斗中,火枪兵也还会阵亡,随时都可能会补充。

    就在清军撤军后的第三天,商毅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由孙和鼎设计并监造的新式火铳,以经制造出来,而且一共做出了十二支样品。

    孙和鼎制造的这种火铳也是属于火绳枪的类型,同样釆用的是无焊双层管铳结构,但比鲁密铳简单,但射程和威力却比鸟铳要大。经过测试之后,这种火铳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八十到九十步。破甲可在六十步以外,打破三层甲在五十步右左就行了。等测试完毕之后,罗远斌对这种火铳的性能也是赞不绝口。

    而商毅关心的,却是这种火铳的生产周期,能不能大批量上马,在短期内尽可能多生产一些。

    孙和鼎告诉商毅,还有十二支火铳正在最后的组装中,估计二三天就能出来,同时铁工匠里一共制造了十二台钻床,毎台钻床由十五名妇责任,一次三人推动,日夜不停的加工赶制管铳,钻制一跟铳管的时间只要六到七天,加上后期组装调校,一支火铳所需的时间在十天以内,而且一次可以制出十二支来。

    商毅知道,以目前穆陵关的制造水平,能够达到这一步以经是非常难得了,不可能要求再高了。不过商毅还是再度向孙和鼎提出,虽然是抢工,但也不能降低质量标准,否则宁可慢一点。

    ————————————

    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很快麻烦就又来了,仍然还是商毅最头庝的难民问题。

    原来清军在穆陵关下惨败之后,退回到了沂水县。尽管伦泰不想声张,但出城的时候是四千多人,而回来的时候却只剩下了两千多人,而且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其中还有不少伤号。任谁也看得出来,清军是打了一个大败仗。

    很快清军在穆陵关下,被商毅商千总带领的人马打了一个大败仗的消息,就在沂水县周围附近传扬开了。现在商毅的名字,在沂水县,仍致周围的其他几个县,都是赫赫有名的,而百姓们都深恨清军,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能打败清军的官员,也觉得十分解气,因此还被一些人添油加醋,把穆陵军怎样打败清军的过程说得绘声绘色。

    于是有一些还没有遭到清军洗劫的村子也都开始向穆陵关方向逃窜,讫求避护。因此在穆陵关下,难民也越聚越多。没几天的功夫,就又聚陇了一千多人,都在穆陵关外住下。无论商毅怎样派人劝说,就是不愿意离去。

    但现在穆陵关里确实是再也容不下新的居民,就算能够挤得下人,但粮食也难以维持,因此商毅和关里的众将只能狠下心肠,拒不开门,同时连施粥也不施。但就是这样,百姓们仍然不愿走,硬是赖在关外。商毅对此也没有办法,只好由他们去了。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登莱巡抚曾化龙遣派自己的两名属官,肖文军和韩志来到穆陵关,巡察防范清军的情况。

    原来这两次胜利的消息,商毅都写成了捷报,让人送到了登州,告知给了曾化龙。

    曾化龙收到商毅的第一份告捷:斩首九级,生擒三人。也十分高兴,觉得自己到是没有看错人,这个啇毅确实是一个可造就之材,同时也立刻把这份报捷传到北京的大明朝廷。

    但只过了三天,曾化龙就收到商毅的第二份报捷:斩首八百八十五级,计有一名牛录额真,四名领催,白甲兵二十三名,马兵六十五名,战兵七十六名。三十七名俘虏,分别为白甲兵一名,马兵五名,战兵十名、辅兵十四名、杂役八名、包衣九名。

    曾化龙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这份捷报是真的,那么这样的大捷,朝廷以经二十年没有过了。而商毅又是曾化龙一手提拔起来的,这样一来,曾化龙跟着也会有不少荣光。

    但就是当年袁崇焕取得的锦宁大捷,上报给朝廷的告捷也不过是斩首五百余级。因此也不由得不让曾化龙产生怀疑,这会是真的吗?一个小小的穆陵关才多少人马,商毅竟然就能够取得这样的大捷?会不会是杀良冒功呢?这种做法在明军之中,也是相当普遍的。

    但曾化龙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像,因为按他和商毅接触来看,商毅并不是那种人。而且商毅的第一份功劳也不算小了,没有必要再弄出这么一份假报捷来。而且捷报写得十分详细,连杀了那些身份清兵,都写得十分清楚,如果是假报,就不该写这么清楚,因为很容易核实清楚。特别是还有三十七名俘虏,如果说死人还可以假冒,那么活人肯定是假冒不了的,一问就可以问出来。

    但如杲这是真的,曾化龙怎么也不能相信,因此曾化龙思来想去,终于决定,派自己的两个亲信,肖文军和韩志到穆陵关来,亲眼看一看,审一审俘虏,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一一九章 清军又来了

    “该死的奴材,没有的东西,你还有脸回来见我吗?”

    伦泰跪伏在地上,虽然听着辱骂,但却一个字也不敢分辩,只是不住道:“是,是,是奴材该死,是奴材该死。”

    骂伦泰的是一个年过五十的老年人,不过这人虽己不小,须发都以己有些花白了,但身材颇高,行动矫健,丝毫也不逊色于年轻人。而且在举手抬足之间,依然带有十分威猛的气势,一看就知是一员猛将。这个人就是这一次清军攻明的主将,奉命大将军,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

    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比现在的满清皇帝皇太极年长一岁。尽管他在努尔哈赤的储子中较为年长,但母亲伊尔根觉罗氏,出身一般,只是努尔哈赤的第七个妃子,在生前没有受过努尔哈赤的宠幸,死后也没获过任何哀荣。因此也影响到阿巴泰在诸兄弟中的排位。

    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极即位,阿巴泰封为多罗贝勒。而在他的兄弟中,比他年长,排行第二的代善、第五的莽古尔泰、比他年幼的排行第十二的阿济格、第十四的多尔衮、第十五的多铎、甚至是叔伯兄弟阿敏、济尔哈朗、就连代善的儿子岳托都被封为和硕贝勒。地位都在他之上。

    到了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元,定宗室世爵,这时莽古尔泰和阿敏都己被皇太极为排除异己而诛杀。剩畲的爱新觉罗氏中,代善封为礼亲王、济尔哈朗封为郑亲王、多尔衮封为睿亲王、多铎封为豫亲王、还有代善的儿子岳托封为成亲王、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封为肃亲王,连阿济格也封为武英郡王、只有阿巴泰依然还是多罗贝勒,只是在“多罗”后面加了“饶余”(满语为富裕之意)两个字,以示差异。

    为此阿巴泰心里也十分不平,多次口出怨言,也常被皇太极责罚,但却从来没有受过降爵或削爵的重惩。原因恰恰就在于,阿巴泰出身偏房,长期被排斥在最高权力核心以外,威胁不到皇太极的皇位,因此皇太极继位之后,与莽古尔泰和阿敏的权力争斗,从来没有波及到他。皇太极对阿巴泰还比较宽容。

    而且阿巴泰较为年长,因此也比诸弟较早参与征战,较早建功立业,所以努尔哈赤在世时对他还是比较器重。皇太极继位之后,又不放心代善、莽古尔泰、阿敏等人,阿巴泰还是可以得到不少征战的机会。皇太极在位的主要征战:如锦州之役、大凌河之役、锦州、松山之役,以及前四次征明之役,阿巴泰基本都参加了,不过都是作为部将或是副手。只有这一次,才是首次出任全军的主将。

    以五十三岁的年纪,才首次得到独领全军的时会,阿巴泰自然十分珍惜,因为自已的年纪也不小了,以后未必再有这样的机会,同时也想建立功勋,争取也为自己弄个亲王、郡王当当。

    而自从去年十月入关南下以来,清军一路势如破竹,从山西、河北、一直打到山东、江苏连战连胜,只打得明军落花流水,连攻克济南、兖州两个大府,并以兖州为临时驻地,分兵八路,四外劫掠,要不是在出征以前,皇太极严令阿巴泰禁止与农民军发生冲突,说不定还会打到中原,湖广去。反正在阿巴泰看来,农民军和明军也没什么区别。

    而清军再取得辉煌战果的同时,收获也十分丰厚,目前的初步统计,生擒鲁王朱以派、乐陵郡王朱宏治、阳信郡王朱宏福、东原郡王朱衣远等五名明朝蕃王。以经抓获人口三十余万,牛马牲口三十余万头,黄金一万余两、白银二百万余两、珍珠数千两,各色绸缎五万余匹,其他物资不计其数。以经超过了历次攻明作得的收获。其中一部份放在济南府,另一部份则留在兖州府。

    同时阿巴泰个人也捞到了不少好外,仅白银就有十余万两进入了他的私囊中,由其是攻下兖州府,抄没了鲁王府里的大笔财产,又吞没了不了价值不菲的珠宝玉器,因此阿巴泰这一天正躺在鲁王朱以派的大床上,由两个鲁王府的美貌歌妓服侍着,也在美美的想,就算这一次回国还不能晋爵王位,凭着这笔财产,也能安心养老了。

    然而就在这时,伦泰在穆陵关前大败,回到兖州府,来向阿巴泰请罪。

    得知这一败损失的兵力超过两千,由其是有两个牛录几乎被打残之后,阿巴泰也不由得又惊又怒又是心痛,这样的惨败,在大清这十几年来,还从未有过。上一次还要追朔到袁崇焕还在守卫锦州的时候,却偏偏叫自己遇上了。而且被打残的这两个牛录都是阿巴泰自己的麾下的牛录。自己麾下一共才六个牛录,一下被打废了两个,叫阿巴泰怎么不心痛呢?

    因此阿巴泰将一腔怒火全都发泄在伦泰身上,骂了他几句之后还不解气,又举起鞭子,向伦泰劈头盖脸的抽了过去。伦泰不敢躲闪,只能用双手抱着脑袋,咬牙忍着抽打。

    阿巴泰又一连抽了十几鞭,只打得伦泰身上衣衫尽裂,鲜血淋漓,惨叫不止。这时左右的诸将也都有些不忍,阿巴泰的儿子博洛和岳乐都一左一右过来,拦住了阿巴泰,博洛道:“阿玛,您消消气吧,事情以经这样了,您就是打死了这个奴才也没用。”

    岳乐也道:“是啊!阿玛,可别让这个奴材气坏了您的身子。”

    阿巴泰还是余怒未消,道:“你们两个别拦着,打了这个败仗,还有脸回来,我们大清可没有这样的战士,看我打死这个奴材。”

    这时这次攻明的副帅内大臣图尔格也过来,道:“饶余贝勒,您还是先消消气,按说这个奴材也确实是该死,但对穆陵关的明军,可不能轻易放过,一定要再出兵去攻下穆陵关,报这一败之仇。而且也该详细的问问,这一仗是如何败的,明军有多少兵力,主将是谁,等我们再次出兵时,也好做到知已知彼。”

    图尔格不仅是这次攻明的副帅,而且他还娶努尔哈赤的女儿和硕公主穆库什为妻,又把妹妹嫁与皇太极为妃,既是前朝的驸马,又是当朝的国舅,因此阿巴泰也不能不给他几分面子,而且他的话也说得在理,阿巴泰这才免强压住了怒火,放下了鞭孓,但又踢了伦泰一脚,道:“奴材,快说吧,你是怎么被明军打败的?”

    伦泰忍住了痛,道:“回禀贝勒爷,这穆陵关虽小,但守军绝不至一个千总,居奴材估计,至少也有一个守备的兵力。”

    阿巴泰“哼”了一声,道:“别说是一个守备,就是一个总兵又能怎么样?你怎么就被打得这样惨了。”

    伦泰道:“但这支明军可和别的明军不同,不是奴材为自己狡辩,这支明军火器犀利,军纪肃明,训练有素,而且斗志极高,作战十分顽强,我们一度都攻到城墙上了,但还是被明军给打了下来。”说着就把这一战的整个经过都说了一遍。

    阿巴泰、图尔格都是久经战阵的人,听伦泰说完,也都沉思起来,如果真按伦泰所说,这支明军的实力到是确实不容小现。

    八旗兵的战斗力虽然很强,而且单兵作战能力也非常出众。但伤亡承受能力却不高,满八旗一共才三百零九个牛录,满打满算也就十万兵力左右。而披甲精锐更少,才三万多人,因经不起大规模的伤亡。一般遇到难以攻取的坚城要塞,一般都选择绕道而走,或是围而不攻,除非是在迫不得以的情况下,才会展开强攻。因为强攻耗损的兵力实在太大的。当年大凌河之战,清军围城达一年之久,也不强攻,硬是困得城里粮尽援绝,不得以才投降。

    而现在看来,穆陵关虽然小,到还是一块硬骨头,应该就是这种难以攻取的坚城。应理说,应该不予理釆,反正穆陵关又不是什么战略要地,非攻下来不可。这会是真的吗?像这样一支实力超卓的明军,不驻守边关,怎么会在穆陵关这样一个小城里呢?这也太不合道理了。不过从伦泰所说的来看,到也不像是在说谎。

    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阿巴泰才缓缓道:“不管怎么说,这穆陵关我们总要亲自去看着,才能决定。传令下去,招集附近的人马,我要亲自出兵,去攻打穆陵关。”

    博洛忙道:“阿玛,这小小的穆陵关那用阿玛亲身动手,就让我领军去攻取穆陵关吧!”

    阿巴泰看了他一眼,也有些犹豫不决,博洛是他的三子,也是最喜欢的一个。虽然他今年才二十九岁,但以有十余年的征战经验,说他身经百战也不为过。但这次进攻穆陵关不同于别的征战,需要主将有冷静而清醒的头脑,可打则打,一但真如伦泰所说的那样难以攻取,就不要硬攻,白白消耗兵力。而知子莫过父,博洛虽然骁勇善战,但却缺少变通,又年轻气盛,只怕一但攻城不利,只怕他会不顾一切,下令狂攻。

    这时图尔格也道:“饶余贝勒,不如让我领军去吧?”

    阿巴泰点了点头,图尔格可不是只凭自己额驸、国舅的身份,早在努儿哈赤在位时,他就随军征战,多有功劳,而且为人老成持重,到是合适的人选。因此道:“好,额驸,这一次就由你来领军,博洛,你做额驸的副将,一起去进攻穆陵关。不过一但关城难以攻取,就不要强攻,撤军回来,等他们出关之后,再设法歼灭。”

    然后又瞪了跪在地上的伦泰一眼,道:“奴材,我就再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戴罪功。”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一二零章 登州的来使

    接到了禀报之后,商毅也觉得有些意外,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曾化龙派这两个人到穆陵关来视察什么?

    在这方面,周世奇和唐镇就要比商毅晓事得多了,两人立刻就明白,这一定是商毅的第二份报捷送到了登州,曾化龙不敢相信,因此才派两个亲信来看一看真伪。

    两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商毅之后,商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立刻带着周世奇和唐镇出城,将两人迎进城中,先到千总衙门落座。

    奉上茶之后,众人客气了几句,肖文军和韩志马上就把话题转到了商毅的第二份捷报上,两人当然不会说是奉曾化龙之令,来调查真假,而是先极力的把商毅夸讲了一番。商毅对两人的实际用意也是心知肚明,因此也歉虚了几句,然后就主动提出,邀请两人一起去看这一战所斩的首级,抓到的俘虏,以及缴获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