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改革(七)
书迷正在阅读:秉性下等、妄想、虐文男配的偏宠、武装修女、櫻櫻的小穴沒關過、你好难追、病娇将军的小通房(重生)、穿到战乱年代后、好久不见,总裁咫尺已天涯、绝世斩神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改革(七) 刘赐已经无数次地设想过张居正这清查土地、改革税赋的变法可能掀起的滔天巨浪,这四年来同济会办理着初步的清查之事,已经招致了许多激烈的反对,那些庞大的豪族势力看见同济会的官员来到他们的乡野田地勘察,这些豪族的反应警惕而激烈,同济会的清查行动因此招致许多的阻碍,凭着同济会的能力,突破这重重阻碍,完成这清查工作仍是耗费了四年的时间。 刘赐可以想见,如若这清查工作摆到面上来,让这天下的世家豪族都意识到朝廷要改革税赋,那必是一个惊涛骇浪的局面。 张居正又说道:“还有宗藩的问题,我想着,也是时候着手了。” 刘赐感到心惊肉跳,说道:“张大人,你确定真的可以着手这般的变法吗?“ 宗藩问题,是一个比土地兼并问题更加显而易见、使得大明帝国天下溃烂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比土地兼并问题更加让天下臣民讳莫如深,当朝的执政者更是从未有敢于直面这个问题的人。 宗藩,顾名思义,即大明皇帝朱家的宗室,大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是穷苦出身,所以对自己亲人儿女满怀顾念,这位太祖皇帝在世时立下了诸多规矩,给了他的亲人们诸多俸禄优待,最高的如亲王,是一万石的岁禄,低一些的郡王则是二千石,这些宗室一共分为九级,最低一级的奉国中尉也有两百石。 朱元璋是想法很简单,基于人最本真的情感,他希望自己辛苦打下江山之后,他的亲人后代不用再遭受他早年穷苦时的艰难,然而太祖皇帝无论如何英明神武,也无法料到日后这个作为大明“国策”的制度会给这个帝国带来多么巨大的问题。 朱元璋定制的时候显然没有想到他的宗室的人数是一代代倍增的,而且倍增起来是多么可怕,随着年岁日久,这些宗室的人数越多,几乎是每三十年就翻一倍,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他直系的亲属,即各种儿子孙子加起来是五十八人,到了永乐年间,已经达到一百二十多人,到了嘉靖初年,紫禁城皇家玉牒记载,宗室人口已经达到八千多人,到嘉靖朝的末期,这个人数达到一万七千多人,而在隆庆朝末年,这个数字达到两万之众。 按照万历元年的统计,朝廷国库供给这些宗室的岁禄达到八百多万石,而万历元年全天下的税入才两千多万石,到了隆庆、万历两朝,供养宗藩已经成为朝廷最大的开支之一,甚至比边疆战事的开支还要大。 如果说各地的世家豪族是大明帝国的蠹虫,那么这些受朝廷供养的宗藩就是使大明帝国病入膏肓的吸血虫,各地的世家豪族好歹还有为帝国付出劳动,而这些宗藩绝大多数不参加劳动,就是世代无偿享受朝廷的供养。 这“吸血虫”的问题显而易见,但是无论是徐阶还是高拱都不敢直接触碰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比改革税制更加艰难,改革税制得罪的是世家豪族,而改革宗藩制度得罪的是大明的宗室,得罪的是皇帝家的人,这普天下两万之众的宗室都是各支脉的王爷的后人,他们都是朱家的血脉,宗室享受朝廷供养这是洪武皇帝定下来的帝国根本之策,张居正要做的是改变国家立国之策,若是这些皇族子弟群起而攻之,张居正不难想见是死无葬身之地的。 此时张居正面对这刘赐和柳咏絮那惊诧的目光,他神态笃定,他说道:“既是做了,那就在身上都把事情办了吧,整肃吏治,巩固边防,清查土地,改革税制,削减宗藩,我既然已经是开弓之箭,那我便再不回头,担一个骂名不少,担一万个骂名不多,这些罪孽,就都让我担了吧。” 刘赐叹道:“张大人,你这是赌上你的一切,你的身体,你的权位,你身前身后的清名。” 柳咏絮沉吟好一会儿,她说道:“不止如此,不止是清名而已,你在世时或许压得住他们,但你想过你身后之事吗?还有你的亲族后人?你不怕反攻倒算吗?” 张居正看着天际雪花飘扬,他叹道:“当然怕,我在世时他们斗不过我,我死后他们必不会客气。” 刘赐苦笑道:“何止是不客气,你得罪了全天下的当权者,全天下的士族、豪族、皇家宗室你全得罪尽了,他们怕是要掘你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