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作为人证
“夫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蔡大人是仁义君子,他为了百姓付出了那么多,理应得到回报。否则,都叫好人寒了心,那么,以后还有谁会做好人呢。” 小七握着睿涞的手,说:“不过,有一件事,还真的需要夫人的帮助。这件事,很重要,也直接关系着杜阳城的百姓们。可若真的做了,可能会伤害到蔡大人和夫人……” 睿涞知道小七想说什么,一副十分开明的模样。 “这是他选择的路,并非是你们强迫的。从我知道,他和郝家人达成的默契的时候,我就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了。他给了我那些纸,上面的字我虽然不认识去,却也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当时蔡康并没有嘱咐很多,只是将那些证据寄存在了睿涞这里,但是聪明的睿涞已经知道蔡康接下来的打算了。 “为了我,他不得不使用权宜之计,其实,他断不会允许这些人坑害百姓的。现在,既然证明梁神医根本就是个骗子,我的病他根本治不好,那么,也能没有必要为着我的身子,让相公继续深陷其中了,这是他应该做的事。” 睿涞当然知道,蔡康做了怎样的打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蔡康选择了沉默,其实,他一直在收集证据,现下证据曝光了出来,蔡康也没有办法在杜阳城待下去了。有了物证,定然是要有人证的,蔡康,就是最好的人证。 “夫人能这般想,我就放心了。我答应夫人,您的病,我一定竭尽毕生所学,尽力医治。到了京都城,我想龙大人他们也会帮夫人找到御医,来亲自为夫人医治,这病痛,定然能够解决的。” 睿涞捉住小七的手,说:“只是,这样一来,他会不会有危险?” 哪怕知道,做人证,离开杜阳城,对于蔡康来说,已经是最安全的方法了。但是,他指证的不只是郝家,还有郝家背后的势力。从前,他只是不与世家为伍,就已经被排挤到了京都城之外,差点丢了官籍,现下,他是要指出世家们抄家灭门的罪行,若是一个不小心,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搜集这些证据,原本就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我实在不希望,他再遭到旁人的报复。若郝家攀咬他,还望姑娘能和那位龙大人说说情,为他说上几句话,在量刑的时候,将他搜集证据这件事考虑进去。若是能从轻处罚,那便是极好的了。” 睿涞对大楚的法度是十分熟悉的,跟在蔡康的身边,耳濡目染,也知道此番蔡康会遭遇什么。 别看睿涞只是一个绣娘,但是,她的思考能力甚至比蔡康手下的那些小官还要强上许多。她的通透,让小七感到有些心疼。 明明什么都知道,还要每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为了让蔡康安心,睿涞也是忍耐了许多的。 “夫人放心,这件事,龙大人早已有所打算。只要蔡大人能够成为证人,那么,龙大人定会上书,将蔡大人为收集证据做出的贡献一一向圣上说明的。蔡大人并非和郝家同流合污,而是打入了郝家的内部,为龙大人做事罢了。蔡大人不仅没有罪,还是大功一件呢。” 幽暗的地牢里,蔡康靠在墙壁上,闭着眼睛。 他的面前,是一张桌子,桌子前,是负责审问的人。此人是郝万山的亲信,也是他比较信任的人了。 派遣自己的亲信来审问蔡康,蔡康知道,这郝万山是真的害怕了。对方越害怕,蔡康越知道,自己查到了他的根基。 只有这样,拉出骨头连着筋,才能彻底拔出毒瘤。 任由对面的人怎么问他,蔡康始终是这幅‘要死不活’的表情,他已经将证据交出去了,在龙杉和龙泗这两兄弟的手中,就是绝对安全的。 郝家拿不到证据,就不会杀了他,蔡康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也就是受一些皮肉之苦罢了,至于性命,是没有任何担忧的。 “蔡康,你还打算沉默到什么时候。”审问的人有些不耐烦了:“这么半天,我将所有的利弊全都和你说清楚了,你不妨打听一下,哪一个来杜阳城做府尹的大人,不是对我郝家卑躬屈膝的,就差将郝家捧在头顶,供奉起来了。即便是这般,我家公子也从未将他们放在眼中过。你,还是第一个,让我家公子如此费神的人。” 这审问的人这话,说的倒是不假。 那些府尹,即便对郝家百依百顺,也还是难逃被郝家驱逐出去的下场。郝万山需要的,是能绝对服从他们的府尹,并且,不会阻碍到他们做事的府尹。 这些不断而来,又匆匆而去的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代表的是新政。只要新政在杜阳城里施行下去,那么,郝家势必要被完全取代。 所以,即便他们对郝家言听计从毕恭毕敬,郝万山对他们,还是没什么好脸色的。久而久之,杜阳城就成了府尹们升职的一个平台。 “你就像是一个愣头青一样,总是对什么都抱有质疑,即便如此,我家公子还是对你另眼相待,甚至知道你的夫人生病,他也是第一时间,将那梁神医请来,亲自为你的夫人诊治。郝家都做到了这么多,竟然还不能将你捂热吗?” “你们读书人,讲究的,不就是信守承诺嘛。当初你在公子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说你绝对不会背叛公子,打扰到公子的大业,公子那么相信你,他在你的面前毫无保留,可是你呢,不仅屡次三番地违逆公子的意思,竟然还打算去私会龙家大人。” “有关于你和龙家人的故事,我也有所耳闻,当初,龙家看大人你的才华不错,不忍让你明珠蒙尘,这才奏请圣上,让你来到杜阳城做府尹。可是,龙家人行事的风格,是天下人皆知的。他们绝对不会参与党争,更不会因为你们曾经有旧情,就对大人另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