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文学网 - 精品其他 - [红楼]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在线阅读 - 第104页

第104页

    黛玉点头应是。

    所谓运筹帷幄,最重要的便是前瞻性和准确性。至少从目前事态的发展来看,黛玉的准确性是极高的。至于前瞻性,还需要静候事情的发展进一步验证。

    总是,林家父女都筹谋到王子腾落马,东宫一系的官员得京营节度使之位了,事情的真正发展进度才走到清积欠这一步。且这一步走得颇为艰难。

    说了一回京营节度使一职的事,黛玉又道:“父亲不若写几封信南下。”

    林如海知道女儿不会无故说这个话,便问:“什么事?”

    黛玉道:“眼看着王子腾必是要落马的,王家一倒,闽、粤、江、浙沿海的洋船货贸,便空出许多商机,商人逐利,必有许多人想插手这些生意。但是自古以来,官商勾结的事屡见不鲜,若是有人盯上这些生意,必要四处打点疏通?”

    林如海皱眉道:“玉儿的意思是,告诉族里,提前布局,也抢一些海贸生意?”说真的,林如海不太赞成这样做。诚然,海贸生意的确是利润极大,但是也极危险。况且,江南官场刚整肃过,皇上对官商勾结也忌讳,自己前脚整顿了江南官场,后脚斗倒王子腾就布局海贸生意,终归是给人留话柄。

    更别说许多商人为了利润,做些丧心病狂的事,自己远在京城,若是沾染海贸生意,终归是无法约束手下商人。退一百步讲,就是自己手底的商人约束好了,商人之中良莠不齐,也难免被人利用构陷。

    黛玉略微扬眉,却摇头道:“自然不是。”

    林如海一看到女儿这样的表情,就知道闺女必有好主意,道:“玉儿又想到什么,愿闻其详。”

    只听黛玉道:“父亲不妨写信给枫叔祖,叫他约束族中子弟,别沾染海贸的事。另外,也让柳郎中给柳征大人休书一封,别沾此事。海贸生意这样大的利润,盯着的人自不少。但是海上风浪、海匪,皆是风险,海贸这口饭,乃是拿命在吃,也是因此,做海贸生意的多亡命徒,轻易沾染不得。”

    所谓走一步看三步,林如海自然也想到了此节,笑道:“为父也有此意。”略一顿,林如海继续道:“但我觉得,玉儿还有话没说完。”

    黛玉将目光移向粤海方向,虽然此刻天色已晚,就是窗外的院子也瞧不清了,黛玉的眼中仿佛却看见了万里江山一般:“等王子腾一落网,父亲便可上一道奏折,奏请朝廷接管海贸生意。”

    林如海听了先是一惊愣,再是了然,黛玉的此主意,不禁令人拍案叫绝:海贸生意自然是利润极大,但是也会引来海匪滋扰百姓,内外勾结等等隐患。为此,前朝特地出台了海禁政策。

    本朝王家之所以能垄断好几个省份的海贸生意,乃是因为王家武官出身,本就有子弟在沿海为官。海贸赚了淌水的银子,实则用了朝廷的兵力震慑海匪,说到底其实是假公济私。

    “玉儿怎么想到如此妙法的?”林如海惊喜道。

    黛玉的语气依旧极平静,仿佛跟林如海说家常一般:“我只是想着,盐铁本就是朝廷专营,既如此,海贸生意也可纳入朝廷管辖。不过是在户部多设一个巡海衙门。若要海贸生意平安,必要朝廷出力操练水师的,既如此,便该朝廷总揽海贸生意。如此一来,至少商人勾结海匪,打劫同行,偏要朝廷出力剿匪,又枉耗国力的事会少发生一些。”

    其实黛玉想到的何止于此?穿越后世之后,黛玉依旧手不释卷,补足了元以后的历史。在后世那个现实世界,有一段整个民族不堪重负的血泪史,细论起来,跟海禁之后,天|朝水师发展停滞不前有极大关系。

    即便本朝在元以后和正史出现了分野,但是自己脚下的华夏大地山川地域与现实世界相同,黛玉对这片热土的大爱与在部队的时候分毫不减。黛玉如此提议,乃是效仿后世的商务部,让朝廷接管海贸。华夏人民勤劳勇敢,做出的各类商品闻名遐迩,海贸的利润,远远不止当前的丝绸、茶叶、瓷器几样,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只要朝廷同意由户部总揽海贸生意,为了保住这难以计量的利润,朝廷也会操练水师,重视海防。黛玉不知道如此能否让华夏大地避免那长达百余年的浩劫,但是努力了,至少是有机会的不是吗?

    黛玉知道现在自己活在一本书里,但是书里的黎民百姓也活在华夏大地上,书里的百姓也在繁衍生息,甚至元以前的历史都是一样的。黛玉希望,这美丽富饶的土地,勤劳勇敢的人民,能够少历经一些磨难。

    第47章 这边林家父女已经在筹谋京……

    这边林家父女已经在筹谋京营节度使的官位归属和朝廷接管海贸了, 但清积欠的事实则刚定了下来,各家都还在筹措银两。且许多勋贵人家筹措银两的时候,不但心中痛骂翰林院和御史台, 也把林如海骂了一百遍。

    自然,朝廷圣旨都下了, 宗室许多人家心中不服, 也没人敢明面儿上说。

    当初太|祖得国之后, 没收前朝皇室和门阀、富户的财富不计其数;但也有部分本朝劳苦功高,但出身低微的功臣无钱兴建府邸, 于是便向朝廷借钱。

    太|祖总不能眼看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的人连个像样的府邸都没有, 于是便御笔一挥,借出了银子。谁知此先例一开,其他明明不缺银子的人家, 也觉得不到户部借一笔钱,自家就吃了亏。后来, 勋贵人家竟是十有八|九皆从户部借了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