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吸引
在大桥的北桥头,一辆面包车停下,从里面走出两个人,刚走出来的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高高瘦瘦的,接着出来一个结实的中年男子,两人都灰头灰脸的,一脸疲倦,仿佛经过的漫长的旅途。 中年男子背了行李,让年轻的小伙子沿着汉北提往前湾走。 原本汉北提上有薄薄的雾,像纱一样盖住中年男子与年轻的小伙,他们摸索着往前走。 不一会,汉北河的东方,出现了一轮红日,河里的浓雾,和提上的薄雾渐渐消散了。 走在后面的中年男子是前湾妖婆的孙子勤义,从离家时的青年,转眼变成了厚实的中年,由于在工地做泥工,也让他有了从上到下都厚实的身材,但他的眼睛还是很小,而且是圆圆的,灵活的很。头型也变得更圆了,多了一层油,多了一层黝黑而厚实的皮。 走在前面的青年,是勤义的儿子思义,那一年,他读完初中,几分只差,没有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他觉得家里太穷,读个普通高中,又是三年,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便独自一人去外地找父亲,和父亲一起做泥工。他不怕苦,不怕累,对身边的一些事情,总有自己的想法,也能听取别人的建议,他喜欢和工地的农民朋友,一起聊乡村的往事,像皮影戏,说书。 勤义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内心还是有一阵阵的不平静。他原本有很多次想回来,但他总觉得家里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人,便迟迟没有决定。但从这年的元旦开始,他在浙江亲眼看到了好的政策,亲眼见到那边的村民排队去领钱。而从电视上,广播上,报纸上,到处都是种地免费,真金白银的补贴。在犹豫许久后,他最后还是被这真金白银的补助给吸引住了,他决定和儿子回乡,让媳妇和女儿在外地等着他们。他也想通过这次回乡,上一下很久没去的祖坟。 当然除了真金白银的补贴吸引勤义,勤义自己也感到这广阔的农地上的农民,迟早会和他一样,有回来的想法。而二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土屋,曾经的砖瓦屋,不知在风吹雨淋,无人照管的情况下,是否还安好。 到了前湾,正好遇到同村的千稳,千稳的眼睛不太好,没有看见。 勤义便叫到“千稳哥,你来好。” 千稳抬头一看,听声音很熟悉,看人又很陌生,便迟疑了半天。 “千稳哥,我是勤义呀,这是我儿子思义。”勤义笑着说道。 “哎呀,我的天,你们可回来了,回来好,回来的好,现在种地都补贴了。”千稳露出久违的笑容,他是这么久,才看到以前出走的熟人。 送走千稳,勤义和思义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前湾,只见以前的背面的荒地已经平了,还有两台挖土机在工作。北面的竹子林还是那么郁郁葱葱。穿过村子,勤义看到曾经的土屋,砖瓦房,没有经得住岁月的等待,一间又一间,荒芜着,坍塌着。 眼前的衰落并没有让勤义感到想后退,想放弃,相反,他觉得,有这么好的政策,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回乡,回到这离别多年的田间。而回乡的农民,会带着外面积累的财富,重建家园。 正如勤义所预料的,岁月不饶人,人老了,苍天也老了,曾经的家乡也老了。 在位于前湾中央的一座老屋,勤义指着老屋说“孩子,这就是我们以前的家。” “爸,房子太老了,怕是不能住了。”思义说。 “不老,不老,还能住,这是我和你爷爷一起建的房子,我们先进去看看。”勤义说。 推开大门,堂屋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摆设,最中央是祭祖先的排位,两边墙上是脱落的,变得焦黄的三打白骨精的画艺,和发白的春联。 “行李就放在这,你爷爷当年是村里的书记,也帮助了很多人,包括现在的书记和会计,我们一会去找村里的会计和书记,问问情况。”勤义说。 思义在旁边点头,他一句话都没有说,他没有想到,也就这么几年的时光,前湾变了,连他最喜欢的桑园和枣园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