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大时代的梦在线阅读 - 第八十三章 原始黎陶(3)

第八十三章 原始黎陶(3)

    温度越高烧出的陶器色泽鲜亮透红,能敲出响亮的声音,温度不够则反之。当柴堆烧到三分之二,木柴变成通红的火炭时,要不断往火堆上添加椰子壳。

    “要注意看火焰的颜色,呈红色偏橙色最好,火焰要刚刚没过陶器最好,火力要集中,达不到一定温度烧出来的陶器质量差,成品率低。”在烧制时,她不忘和身边的徒弟们讲解要点。

    “对火候的把控还把握得不够好,和师傅比起来我们的手法还是比较稚嫩,同样的陶器做出来还是没有师傅的好。”在符秋莲的眼里,师傅是传奇般的存在,想要赶上师傅的手艺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从筛土、塑型、画工到烧制,每一个环节都疏忽不得。

    “母亲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泥陶,像宝贝一样。”符日兰二儿子董祥征说,长期和泥土打交道,母亲的手显得格外粗糙,而对制陶的热枕却从未减退。母亲的手艺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练就出来的,在制陶的各个环节中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符日兰认为,制陶不仅需要缘分,很多时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才能出更好的作品。“很多人一开始怀着好奇心来学习,后来没有了耐心一个个都走了,能留下来的不多,做得好的就更少了。”符日兰说。

    “现在,我已经有了四个传承人了,但还是不够,平时有空的时候,还要到学校里去教孩子们制陶技术。”头发泛着银白色的符日兰对记者说,学生们现在都小,让他们喜欢上制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是希望他们能知道这项古老的技艺,在他们心中种下萌芽。

    2010年至今,符日兰多次参加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动,为弘扬黎族传统制陶工艺奉献力量,并被评为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

    如今,年逾古稀的她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制陶工艺,让黎族的传统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三亚市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第四站走进文门村,踏访古迹遗珠,感受村落风光。走进文门,仿佛叩响历史厚重的大门,依稀可见当年的钦差休憩、读书的石头,仿佛还能听见钦差教化黎童识字知礼的声音……

    这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寨,穿上“绿色外衣”后,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在古韵悠悠的田野乡间,感受千年古寨焕发的新活力。

    传统工艺黎陶作品琳琅满目,让大家感受到了指尖“活化石”唱响的火与土的艺术之歌……传统的黎族文化,已然成为文门村最闪耀的一张文化名片。

    地道的“农家饭菜”,刺激了大家的味蕾,村民亲手制作农家美食,都是以本地特色原材料制作的面食、汤粉、糯米饭、米酒、竹筒饭、竹筒酒等,徜徉文门村,感受古韵悠悠,乡情浓浓。

    文门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改善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有效发掘村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特色,依托村庄现有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村庄,引导农民转变发展方式,真正让村民群众融入产业发展当中,打造一个集农家乐经营、乡村休闲旅游、农田劳作体验为一体的黎族风情村。

    姚道中夫妇看了禁不住感叹道“想不到黎族烧制土陶的工艺这么简捷,我们原先还以为会很复杂呢。”扒开草灰,一个完整的陶罐“出炉”。

    只见罐子的外壁受烟熏火燎的作用,留下了一些独特的图纹,有的像椰树婆娑的树影,有的像海浪扑向沙滩。姚道中教授觉得,这样自然形成独特的梦幻般的图纹,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同行的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伉俪研究黎族文化多年,他们说“黎陶与树皮布、黎族织锦、黎族文身、黎族医药一样,都是黎族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黎族烧陶技艺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据了解,布曲村现有80名中老年妇女掌握烧陶技术,她们不但能烧出坛、盆、甑等日常用品,还能制作形象的猴子、乌龟等摆设装饰品。目前,该村的烧陶技艺已被三亚市政府列为保护对象。

    我国最早的烧陶方式是露天烧陶,而在海南岛黎族地区现在依然采用此方式,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原始制陶的“活化石”。

    有关专家认为她们的泥条盘筑制陶技艺是新石器时期产物,在文献南宋赵汝适《诸蕃志》中就有记载黎族人制陶,现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大坡地区还保留有这制陶传统。

    此技艺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只传女不传男。2006年,该制陶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江县石碌镇保突村当时80岁高龄的羊拜亮是这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最早知道黎族原始制陶是看了一位女摄影师的着作《海南黎村苗寨》,书有详细记录与介绍了这鲜为人知的古老制陶传统。书中露天烧陶的照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几个身着黎族服装的妇女围着火堆烧东西,在我看来以为是黎族的巫术。

    这份神秘,一直在吸引着我,直到这一天,我终于来到保突村,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一将失传的古老传统。

    也许很多人都去陶艺吧玩过,对制陶不以为然。在这里我有必要说明一下,黎族制陶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制陶,它有一个专业的名词泥条盘筑制陶。

    这名称听起来有点不容易理解,但其实很形象,它就是用泥条先盘筑成器物形状,然后再加工。泥条盘筑制陶技艺是黎族非常原始的制陶技艺。

    据说是新石器时期产物,这么古老的技艺能够保留到今天,着实令人吃惊,在同时我们又应该而很庆幸,有机会感受古老的历史文明,而黎族人在这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海南昌江石碌镇保突村羊拜亮老人一生从事制陶。

    在这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这样的古老技艺就如大熊猫一样,濒危又珍贵,羊拜亮老人成为国家级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唯一传承人。

    我们一来到羊拜亮老人家,已经看到她老人家坐在门口欢迎我们,她身旁放了不少她做的陶器,看见我们拍照,她嘴里不停地说,人老了拍照不像了。

    我们说,阿婆你在我们心目当中比我们都美,老人就笑了。我们在边忙拍照,而老人的家人孙媳妇等女人已经忙碌起来了,从家里搬出了制陶的工具,一条木板和以大团制陶的泥土。

    老人的孙媳妇文亚芬说,这些制陶用的泥土是一种灰色黏土,要去几公里远的地挖回来的,挖回来后要先晒干,然后放在石臼里捣碎,再用筛子筛,反复多次把土筛到剩下的那些细细的粉末才能用。

    文亚芬在泥上倒点水就在木板上臼起泥土来,接着拌成泥团,像和面一样把土和匀,来回揉,那木板咭咭响,我们看着她弄得好费劲,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土有点硬。

    土和好后,她取出一块泥团拿到板凳上,铺压成薄饼状以后,再移到已铺好布的方凳上,用一根削尖磨薄的竹棍把薄饼划成圆,陶底就做好了。

    她又取一块和好的泥团搓成条状,沿着陶底粘好,再捏扁。这样一层层绕粘了四圈后,一件形似钵状的陶皿就有眉目了。然后再压实、抹平、抹光。抹光的时候是用了一片蚌壳,这照片我拍了下来。我们更期待的是生火烧陶,但文亚芬说,做好的陶坯还要晒上6至8天,完全晒干后,才开始烧陶。

    我们听到这里,不免略有失望。我们中有人迫不及待,追问要怎么样烧呢在地上先铺上一层木材,把陶坯放上去,然后生火烧,当木柴烧成炭时,再把干稻草铺在陶坯上面,要2到3个小时才能烧好。文亚芬这样说,我们也只能想象了,很期待以后有机会现场看一次烧陶。

    羊拜亮老人今年已经将近90高寿,老人家现在已经不亲自制陶了,她把这古老的制陶技艺传给了她的孙媳妇。或许你要问,为什么不传给她的儿子。这里面就有故事可以讲了。

    根据昌江黎族自治县博物馆的资料,这古老的制陶技艺是“女制陶男莫近”。为什么男莫近这个是因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妇女的地位很不稳定。黎族地区为了使妇女在生活贫困或男人遭遇不测时能有一门手艺维持生计,于是把制陶变成女人特有的手艺。这一点上看,黎族妇女比汉族的妇女地位高多了。

    黎族人为什么要制陶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很多陶罐,用来装米装水,还可以腌酸菜腌鸭蛋。还经常有人挑着水缸等各种陶器到村里卖,在黎族地区也许也是如此吧。

    对于黎陶大家还是有点陌生,或许对于黎族的印象,黎绣更能让大家理解。黎陶与黎绣一样,在那个物质缺乏的时代,大家都是以物易物,有人制陶有人做衣服,这样大家可以相互交换,以获取生活必须物品。我们曾经多次走读黎族地区,看到散落在村庄里的陶器,有罐有盘,有高有矮,这或许都是黎族人自己烧制的陶器。

    时过境迁,现在已经是大工业时代,商品已经琳琅满目了,对于羊拜亮老人来说,她的陶器也失去了市场,但在另一方面,羊拜亮老人的制陶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