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

    刘彻日益宠信阿娇,迎阿娇为后,早朝上更说出,将卫子夫所生的皇子刘据交给阿娇抚养,这句话,才是压垮卫子夫最后的一根稻草。

    后面的事情不需要李夜来再去筹划,在宫里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卫子夫也知晓该怎么做了。

    李夜来只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让人透露给卫子夫,阿娇与韩嫣私下交往过密的消息,再把卫子夫送给刘彻的酒水,换成□□就成了。

    卫子夫虽然政治觉悟不高,但最起码的常识还是有的,比如说,一个襁褓中的幼子,如何能坐得稳大汉江山?

    所以她派人给刘彻送的酒,里面下的是让刘彻精神不济,昏迷不醒的药。

    刘彻初登基时,虽处处受太皇太后的掣肘,但太皇太后崩逝后,他以雷霆手段夺回皇权的方式,还是给蠢蠢欲动的诸侯王们一个极大的威慑。

    刘彻只要不死,诸侯王们便不敢轻动。

    卫子夫原本打算的是,等卫青的根基再稳一些,等刘据再大一点,再送刘彻上路。

    哪曾想,一壶酒下去,刘彻彻底死了,逼得卫子夫不得不将一切提前,这才有了她和韩嫣非死不可的事情刘彻都凉透了,总要有人出来顶包不是。

    阿娇收回目光,拉着卫青往外走,刚走没几步,身后便传来卫子夫柔柔的声音:阿娇公主

    阿娇停下脚步,卫子夫的声音如涕如诉:我不是有意害你的,陛下陛下他要拿走我的孩子,我也是没有办法,才才这样做的。

    我求求你,不要伤害我的孩子。

    阿娇回头,卫子夫跪在地上,手指按着胸口,不住地哀求着,阿娇余光瞟了一眼卫青,卫青眉头微动,眸中闪过一抹无奈。

    卫青刚才抽剑让卫子夫自己了断,是因为他以为卫子夫毒杀了刘彻,又害死了她和韩嫣的缘故,如今真相大白,都是李夜来所为,他对被李夜来所利用的姐姐自然再狠不下心了。

    阿娇又看了一眼如风雨中摇曳的小白花一般可怜的卫子夫。

    扪心自问,她对卫子夫并没有像对刘彻那样刻骨的恨意。

    她太了解刘彻了,没有卫子夫,也会有李子夫王子夫,卫子夫并不是让刘彻厌弃她,并且废了她的真正原因。

    刘彻骨子里的薄情寡义才是。

    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刘彻只会一脚踢开。

    而卫子夫的所作所为,也就是为母则刚后的彻底黑化。若换了旁人,刘据登基,卫子夫临朝称太后并非难事,只可惜,卫子夫的对手是她和李夜来。

    阿娇道:我虽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搞迁怒那一套,我不会对你的儿子下黑手,但李夜来就不一定了。

    你若再这样纠缠下去,我就不能保证你儿子的性命了。

    好好,你们快去。

    卫子夫终于松了一口气,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般,瘫倒在矮桌旁。

    阿娇喜欢卫青,自然是无法再与她争太后的位置的,她的儿子是刘彻唯一的皇子,想来皇位非他莫属。

    卫子夫对着二人远去的背影,殷勤嘱咐卫青:青儿,你可要好好保护阿娇公主。

    阿娇走出大殿,翻身上马,卫青骑马与她并肩而行。

    风拂面而过,恍惚中,她仿佛听到一句极轻极轻的谢谢。

    阿娇微微侧目,绯红爬上卫青的耳垂脸侧,将那星河一般的眸色,衬得更为澄澈明净。

    阿娇忽然就明白了什么叫做色令智昏。

    卫青一直是一个极为沉稳持重的人,虽永远挂着浅笑,但脸上却没有什么大表情,如今展眉一笑,畅意流淌在眼中,硬生生将身后的金碧辉煌的宫殿,映照得失去了颜色。

    还别说,冲他这一笑,她愿意放卫子夫一马。

    当然,她也有自己的私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才是那只黄雀,而不是事件的旁观者。

    卫子夫哪怕不顺着李夜来的算计走到那一步,她也会帮着卫子夫走上那一步的。

    女帝不是那么好做的,卫子夫的所作所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替她铺路。

    刘据虽然是刘彻唯一的皇子,但有着卫子夫这么一个政治觉悟堪忧的母亲,朝臣们纵然想拥立刘据,心里也要掂量一下卫子夫对刘据的影响。

    这个时候,外能帮助汉军平匈奴,内能收拾住诸侯王和一干后宫的她,就显得格外扎眼了。

    什么她是陈家女,什么一介女子不能为帝,什么她无生育能力,这些会成为她登基路上障碍的问题,她早在很久前,便已经解决了。

    当务之急,是先揭穿李夜来与淮南王的关系。

    淮南王不是打着替刘彻报仇的旗号攻入长安的吗?

    那好,她便告诉世人,刘彻不是卫子夫害死的,是他淮南王派人害死的。

    淮南王的正义之师,其实是谋逆犯上的反贼。

    高祖祖训,诸侯王谋逆,天下共讨之。

    天下人不会再响应淮南王,甚至还会帮助她征讨淮南王,她只需牢牢守住长安城,不被淮南王的三十万大军攻破便可。

    阿娇带来的禁卫军原就是长乐宫的禁卫,虽说控制长乐宫易如反掌,但李夜来在皇城蛰伏多年,苦心经营,又是有心算无心,故而还是被李夜来钻了空子,抱着刘据出了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