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页
现在出版的和连载的那些故事,大多数都是大人模仿小孩子的语气写的。 可大娃是个真正的小孩子,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比那些“装嫩”的老黄瓜们,更贴切小孩子的心理。 期刊已经连载了好几期了,杂志社打了二十块钱过来,又开始催稿。 现在省城好几家出版社也都在观望这本书的长度,并打算跟这个叫“韩万燊”的作者谈出版的事情。 由于当初大娃卖给杂志社的只是连载版权,如果能出版,画成漫画,会更有前途。 坐在一旁吃着饭的韩景瑜觉得自己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无视。 看看这才多久啊,赵曼就成了这群小淘气包的领军人物,爸爸在旁边都能无视 “咳咳。”韩景瑜轻咳一声刷了一下存在感。 二娃就跟花蝴蝶一样,跑到韩景瑜跟前炫耀:“爸爸,你看看,这就是咱们大娃写的。” 韩景瑜伸出大手来,拿着杂志看了几眼,点头说:“确实不错,咱们新区也出了小作家了,大娃有前途。” 孩子们叽叽喳喳一阵散了,赵曼把家里的事情转达给他。 他最近忙,项目到了最最关键的时候,很少回去,待在新区有时候晚上还要去加个班啥的。 又问:“听说大伯现在在学校守大门?” 韩景瑜点头:“是啊。” 赵曼撇撇嘴:“这活儿是你找的吧,我听说你嫂子又叫你堂哥去找你大伯,那意思还是要钱,不知道这回你大伯会不会 心软。” 韩景瑜摇头:“不会。” 赵曼顺手拿着一根小棍子朝他扔过去,嗔怒道:“不能好好说话吗?” 韩景瑜正吃着饭呢,他在部队里的习惯,吃饭要专注,快速吃完。 赵曼是要他细嚼慢咽提醒了他很多次了,无奈这人有个钢铁胃,无惧吸收不好,照样个子长得高高的,也不见他有啥胃病什么的。 这要是其他人,韩景瑜是连搭理都懒得搭理的。 扒拉完最后一口,他一边收拾一边把家里的事情给她说了。 原来,韩景山并不是韩大伯的亲儿子。 当年韩大伯跟韩石头两个人没了父母,从隔壁县一路逃荒逃过来的,这一路上着实吃了不少苦,好几次年纪还小的韩石头都差点没了,而韩大伯为了保护弟弟,可能生育功能受到了影响,这辈子其实没有娶老婆,到三十多岁的时候,才跟隔壁公社的一个寡妇凑成一对,也养活了当时还小的韩景山。 韩景山是寡妇跟前头男人的儿子,可韩大伯也从没介意过这个,一直当自己亲生儿子养大,可等到寡妇死了,韩景山年纪大了,对韩大伯就没有往日那么关心照顾。 说白了,不是自己亲生的骨肉,血脉亲情还是少了那么一点的。 若是亲生儿子,陈巧梅哪里敢对韩大伯这么颐指气使的。 也难怪当时在韩家的时候,全家人对这件事情欲言又止,这其实涉及到人家韩大伯的尊严问题,旁人也不好说些什么。 只是这事情过去太久了,好多人都不记得当初寡妇带过来的营养不良的儿童,就是现在长得人高马大的韩景山。 这事儿只有老一辈的人还记得。 韩景瑜接着说:“以前在桃花村的时候,住着的房子是大伯自己盖的,宅基地也是大伯的宅基地,关系也没有现在恶劣,可你看看现在房子是村里给的,要用工分和钱抵一部分,陈巧梅就觉得大伯沾了他们的光,左右又不是亲生儿子,好几次怂恿大哥把大伯给赶出去。” 清官难断家务事,韩大伯这个苦主都没说啥,其他人更不好说什么。 只是这件事情愈演愈烈,最后演变成这样,韩大伯最终还是被不孝的儿子媳妇赶了出门。 赵曼很生气:“难怪 你家大伯家里就一个儿子,我还以为是分家分出去了呢。” 她当时也觉得很奇怪,这大伯要是有其他儿子,直接去别的儿子那里住不就成了吗,难不成个个都是不孝子。 这样看来,老人还挺可怜的。 上一代的人能活下来都挺不容易的,解放前河南一带大汗,几乎到了易子而食的阶段。 韩大伯也不怨谁,吃过苦的人最惜福最感恩,能活下来,都是上天的恩赐。 “就算这样,村里也不管管?” “以前是管的,而且以前的宅基地是我大伯的,现在大伯什么都没有了,村里也不好管太多人家的家务事,说起来这事儿,我爹心里就过意不去,当年其实我大伯想要从我们家过继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就是我,当时我娘没舍得,不同意,这样一来我大伯才找了带着孩子的寡妇结婚” 原来是这样,难怪韩石头一说起来,就说是自己造的孽。 只是那会儿要把韩景瑜过继出去了,现在韩景瑜的爹就不是韩石头,而是韩大伯了。 赵曼问:“那现在陈巧梅怎么又想通了要大伯回去,学校开了多少工资给他?” 学校以前也没请看大门的,可自从人越来越多,小学初中高中都混在一起以后,孟成泽就给学校修了围墙,加强了管理,顺便请了个人看大门。 韩景瑜知道以后,就跟孟成泽说了韩大伯的事情。 孟成泽表示理解,现就让韩大伯给学校看大门,顺便给学校做清洁,学校也管吃管住,就住在大门旁的传达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