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书迷正在阅读:炮灰的道系妹妹[穿书]、大小姐穿进年代文、娇气包七零当首富[穿书]、抱紧炮灰的大腿·穿书、炮灰女配大逆袭、渣攻不肯离婚、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快穿]、傻瓜镇的居民、认错夫君切片以后、大理寺女少卿
夏小甜年前来夏家村的时候听说了夏红旗和夏丰收把张氏堵在院子里要钱不成,放狠话说不给张氏养老之后,她很暖心的跟张氏说,“没关系的娘,即便是他们以后都不给你养老,你还有我呢,我跟厉坤给你养老,你不要害怕。” 张氏笑着点了点夏小甜的小鼻子,“行,那娘以后就等着你来给我养老了。” 张氏并不是真的想要哪个给她养老,但是,哪个当娘的听到了自己的孩子说给她养老,她能不开心呢? 夏小甜问张氏伤不伤心,两个哥哥这么说,张氏应该很伤心吧? 张氏点点头,“确实是有点的,但是要说真有多么伤心,那倒也不至于,其实我早就看开了,有些事情不是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就像你大哥二哥,我想让他正直稳重有出息又孝顺,但是可能吗?不可能,那既然不可能的话,我又想那么多干嘛呢?就这样吧。” 夏小甜本来还觉得有点伤心,但是随后她又想,不对别人做过多的要求,应该才是大自在的境界吧。 毕竟谁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呢? 就像她自己,刚嫁到厉家村,就被李寡妇放蛇咬,刚到云城上学的时候,平白无故的就被刘翠花针对,所以只要活着,就一定会处在各种纷争之中。 躲是躲不掉的,她能做的就是规范好自己的行为,努力提升自己,在各种纷争和不确定的条件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傍晚的时候,厉坤来接她和小汤圆和小糖糕回家,夏小甜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天边的还没有来得及消散的霞光和身边抱着孩子的男人,以及两个已经在牙牙学语的小丫头,突然觉得很幸福。 夏小甜突然握住了厉坤的手,笑着跟他说,“我又没有跟你说过,能嫁给你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儿?” 厉坤点头,“这个说过。” “那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我喜欢你。” 厉坤摇头,“没有。” 夏小甜笑的像是四月里的花,她凑近厉坤,说,“我喜欢你。” 厉坤将夏小甜的手包在掌心里,啥也没说,嘴角却挂着幸福的笑,抱着闺女,牵着媳妇,一步一步的往家的方向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我给我自己撒个花。 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接档文《在九零甜宠文里当炮灰》,宝宝们先收藏哈。 其实我知道好多人看的不是很过瘾,比如女主很菜,没关系,下一篇的女主就厉害了,不信宝宝们可以戳进专栏看简介。 第117章 番外之夏建军 夏建军是在一个下雪的冬天出生的, 腊月二十八,还差两天就过年了,那是五十年代末, 全国人民生活最困难的时候,说句不好听的话,有些家庭想要养活一个小孩子,就要饿死一个大人。 要用人命换人命。 那时候乡下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吃人,狗吃狗, 老鼠饿了啃砖头。 草根被挖完了, 树皮也早就被揭掉吃了,谁家有点存粮都捂得结结实实, 生怕被人看见之后给抢了去, 村子里面的人一年四季吃不饱,所有人都是面黄肌瘦的。 所以夏建军一出生就不受欢迎, 因为他是来争抢口粮的,夏建军的奶奶那时候还没死,她跟张氏说, “不然就把娃娃扔山上去吧,咱们家已经有了两个传宗接代的,少他一个不少,多他一个那可是要人命的事儿, 我老婆子是不怕死,可是你那另外两个儿子要怎么办?本来就吃不饱,再把口粮匀出去些, 就真的是活不成啦。” 可是张氏不愿意, 她辛辛苦苦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她可舍不得扔去山上喂狼。 许是人天生就有求生欲, 小建军好像也知道他是不受家人欢迎的,所以他从小就特别的懂事,即便是在襁褓里面的时候,他也从来都不会因为饿肚子而哇哇哇的哭,有一次张氏忘了给小建军喂奶,小建军饿得都昏睡了过去,也没有听见他哭一声。 事后,张氏吓出了一身的冷汗,紧紧的搂着小建军,心疼的要命。 张氏总是觉得亏欠了夏建军,她时常抱着夏建军絮叨,“都是娘不好,生了你又没办法好好的将你养大,这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平安长成人。” 虽然吃不饱,但是夏建军也磕磕绊绊的长大了点,他瘦瘦小小的,都已经是三岁的小人了,才能勉强站起来走两步,晃晃悠悠的,好像随时都能够摔倒。 夏红旗和夏丰收也爱故意欺负夏建军,比如,夏建军好不容易站起来了,夏红旗就故意把他推倒,叫他小瘸子,再比如,夏红旗总是背地里抢夏建军的吃的,还威胁夏建军不要告诉爹娘。 夏建军全部照做,小时候的夏建军就很有自知之明,他虽然懵懵懂懂的,但是也知道,他要是敢将这些事情告诉张氏和夏大民,他回头就会被夏红旗和夏丰收收拾得更惨。 而这个时候乡下闹饥荒更严重了,夏建军的奶奶柳氏也是这个时候去世的,柳氏非常疼夏红旗和夏丰收,经常把自己的口粮分给夏红旗和夏丰收,长期吃不饱,体内的能量耗尽了,人也就没了。 柳氏下葬之后,夏红旗和夏丰收联手把连路都走不稳的夏建军给揍了一顿,打的夏建军头破血流的,要不是张氏及时赶到现场,夏建军能活生生的被夏红旗和夏丰收给打死,张氏问夏红旗为什么要打夏建军,夏红旗理直气壮的说,“就是夏建军害死了我奶奶,要是没有他,我奶奶就不会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