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应深停下动作,很快便联想到了曾经的案子。 “什么意思?”警员好奇。 “可以算是一种慢性的心理迫害,利用亲密之人的信任不断地打击对方、否定对方所做的一切,让被.操控者怀疑自己的记忆力、认知力和精神状态,乃至整个自我的价值。从日常点滴渗透,慢慢被.操控者失去对自己判断的信任,只能完全依赖操控者。”应深缓缓解释。 “去年,我们接触的一个夫妻凶杀案,男方正是利用了这个。女方用榨汁机砸死了男方,然后报警。邻居都在指责批判女方的残忍,说男方一直都很照顾她,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果。但经过调查,实际是男方一直在剥夺控制女方的生活,告诉她外面的人不可信,她太单纯容易被骗,慢慢隔离了她的朋友群体,平时也总是说她什么都做不好,需要人照顾,不断重复给她灌输这种思想,让她怀疑自己。即便他和另外的异□□往过密,他也会反过来指责妻子,说如果不是她无法理解自己,吵架了,他才不会出去和女同事喝酒。” 越听,年轻警员的眉毛皱得越紧,不自觉露出一种“这都行?!”的表情,不敢置信。 一同处理这个案子的简迪摊手,“觉得很难相信吧?但事实还真这样,那位可怜的妻子被这种潜移默化的情感操纵,失去了自我,连至亲的父母都没发现问题,只以为她结婚后被丈夫宠坏了,不懂事什么都不会做,产生了更糟糕的恶性循环,没人提醒她,让她改变,日益积累直到最后,做出了一个糟糕的选择——突然爆发,亲手杀死了她丈夫。” 警员的表情难以形容,“怎么会有这样的变态,不算正常人了吧?” 沈文钦却摇头,“不算变态,煤气灯效应其实很普遍,只是这个案例男方做法极端,导致的后果比较严重。就好比,一些人的自卑心理也和这个效应有关,大部分父母溺爱孩子,但也有些不少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不断打击孩子,无论是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还是人际关系,都进行贬低否定,说什么你不行、太差了、你怎么这么蠢、你做这些东西没用、你为什么比不上别人家孩子之类的,长年累积下来,孩子会变得十分内向胆小,很多事还没有尝试就觉得自己做不到。” 没有意识到问题之前,确实容易被不断灌输思想,被改变认知,但细细一想,如果对方给予你的是美好的爱,那必然是让你变得更自信,更绚烂,更有力量。反之,如果对方的爱让你生活在压抑的阴影里,那便要怀疑,这个打着爱的旗号的行为,是不是一种迫害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在这里贴一下解释: 煤气灯效应的名称来源于1944年美国的一部惊悚片《煤气灯下》,这个电影讲述了女主角因为继承了大笔遗产而引来渣男蓄意进行心理迫害欲夺财产的经历。女主角单纯地爱着渣男,对他的话十分信任,深信不疑,但她却不知道,渣男正在对她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心理迫害想让她变得自卑,开始否定自己,最终处于精神癫狂,这样他就能继承那些财产。 第37章 奶昔 临近深夜,偏僻的街道漆黑而安静,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其中一盏还因为电压不稳闪烁, 明明灭灭, 黑色的飞虫绕着灯光乱转,显得更加诡异。 一个瘦高的身影插兜经过, 肩上斜跨一个包, 或许是刚下晚班,正准备回住处。不远处, 街角拐弯处冒出一双脚, 路灯拉长了黑影, 他手里握着一把刀,快步跟着前面的瘦高男人。 可前面下班的人耷拉着肩, 似是疲惫,并没有察觉到后面跟着的危险人物。 经过一个巷子, 拿刀的男人猛地上前,尖锐的刀尖抵在他腰上,他甚至来不及呼救,就被拖进了巷子深处。 街对面的老住宅区, 一个下楼扔垃圾的大爷, 看到了这一幕, 犹豫着要不要报警。 但不过一会,路灯的黄光照射下,一个人影走出了巷子, 由于灯光直落头顶, 在男人的脚后跟形成了一小团黑影,没了人的形状, 扭曲而混乱。 路灯一闪,男人大半张脸都隐在黑暗之中,只剩一双漆黑的眼。 大爷吓了一跳,皱眉辨认一会,才发现出来的这个是被跟踪的瘦高男人,忍不住开口问:“小伙子!没事吧?我正准备报警呢。” 男人礼貌微笑,“没事,我学过点跆拳道,教训了他一顿。谢谢您啊老伯。” “那就好,那就好。”大爷感叹,转身便打算走。 男人又问,“老伯,那么晚了很危险,要不要我送您回去?” “不用,我就住附近。”大爷摆手。 “那老伯您注意安全。” 大爷点头,然后推门上楼,感慨着:“真是个好孩子啊,跟那些小混混就是不一样。” 大爷握着扶手,慢吞吞地上楼,走过最后一个台阶,大爷一脚踏空,以为还有一级,幸好扶住了,不禁自语:“人老了,眼睛果然不好使了……” 是啊,眼睛不好使,又因为是晚上,所以大爷并没有发现,男人衣服上的大片血迹。 王 等到了第二天,大爷听到邻居饭后闲聊,说巷子那边发现了一个满身是血的小混混,被送上救护车的时候只剩下一口气了,造孽哦,年纪轻轻做什么不好,非要搞小偷小摸,现在报应来了吧,就他那样,都不知道能不能撑到医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