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群里热火朝天,一边聊一边等钟珂发回最新战报。 然而,刚才还激动万分说“我一定要问问他怎么设计出海岸线博物馆”的钟珂,怎么圈都圈不出来。 于是,消息不回,立刻电话。 同事八卦之心不死,开口就问:“怎么没声了?你问了殷以乔没有,他怎么答的?” 电话这段,钟珂哈赤哈赤喘不上气。 “回、回去再说,我快、快死了!” 爬山真不是个好项目。 但是律风在车上睡了一觉,殷以乔体力向来惊人,两个人和周五一边走边聊,也不算痛苦。 唯独惨烈的,就是腿脚酸痛的钱旭阳,和体力稍弱的钟珂了。 可他们两个人,完全可以在山脚休息,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来了斗志,执意要用双脚征服群山。 幸好,这次周五一的“几分钟”,区区是几分钟的十倍罢了。 他们登上山顶,周五一怜悯的看着两位体力不支人员,关心的安排道:“到了就好好休息吧。你们这个样子,后面几个方案选点,还是别上来了。” 反正,每个点都差不多,绿树青山大峡谷,看过一个也就没必要再看后面的了。 然而,律风却想每一个都走一遍。 周五一坐在石头上,远远看着山顶的两个身影,一切困惑都有了合理的解答。 大概,这就是殷大师传授弟子的成功诀窍吧。 难怪两个人体力都这么好。 律风在山顶要做的事,跟昨天没有区别。 拍照、素描、测距。 唯一不同的,是身边的殷以乔,远眺群山翠峰小红旗,陪他一起走上了乌雀山。 崇山峻岭,气温凉爽。 殷以乔饶有趣味的看律风拍照,指了指鲜艳的小红旗,问:“在这儿建桥?” “嗯。”律风握着相机点点头,“乌雀山出了好几种桥梁方案,这只是其中一个地点。” 他微眯着眼睛,迎着冷风,视线飘向千米之外的对岸。 方案二的选点较低,绕道较远。 比方案一好建桥,但是各有各的考虑,也各有各的劣势。 殷以乔不怎么懂桥。 他清楚中国一直在刷新桥梁的世界纪录,沉迷于基础建设的延展。 可他一路开车来到乌雀山,并不能感受到这里建桥的必要性。 这不是什么革命英雄纪念地,也不是什么与世隔绝贫困山区。 有路可以走,有桥可以过,有隧道可以穿。 从今澄市到乌雀山,除了忽略不计的迷路,他已经觉得国内的高速便捷程度远超欧美。 他没有切身体会到再建一座桥梁的紧迫,更无法理解这里为什么还需要另一座桥。 越江桥很好,乌雀山大桥也很好。 然而,这些一味追求高与长的单调建筑物,完全不符合殷以乔的美学,更不可能凭空夸奖出一句好。 他站在律风身边,见律风拿出了速写本,眼神总算欣然许多。 即使回国,律风也没有忘记素描的习惯。 站在风声呼啸的山顶,每一笔都带着明暗清晰的墨迹,拖长出自然真实的曲线。 “你画山峰,都比画的桥好看。” 殷以乔的评价向来遵从本心,“就算是越江桥,我也觉得你画的浮雕,比桥本身更有艺术感。” 他的语气,律风听出了些微遗憾。 从他们重新通话、见面,律风还没有如此清晰的感受到,殷以乔的“惋惜”。 他一直害怕的事情,依然在发生。 只要他选择桥梁,必然就无法回避殷以乔的失望。 律风笔下生机勃勃的树木草丛,显出了一丝潦草凌乱。 “师兄,我设计桥梁,又不是为了追求艺术。” 他垂眸凝视速写本,说道:“我只是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方向,你应该为我高兴才对。” 然而,殷以乔怎么也不可能为他高兴。 在C.E,即使律风是没有名气的建筑师,也没有任何合作方,敢以七千万的预算侮辱他。 腾龙集团的嘴脸,殷以乔记得清清楚楚。 殷以乔带了这么久,放在心尖上的师弟,第一次耗费大量心血担任主设计的作品,被一个毫无眼光满身铜臭的商人当做筹码一样讨价还价。 他不可能没有怒气。 也许是他对国内建筑行业恶习的排斥,也许是他仍旧想将律风纳入羽翼之下。 殷以乔直白地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小风,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是……你十八岁到英国,学了六年的建筑,说放弃就放弃了,不可惜么。” “六年啊……”律风缓缓停笔,呆愣看着眼前深邃的乌雀山。 他在英国学习六年,回国两年,也就八年时间而已,他却好像过完了一辈子,又重新开始了另一辈子的生活。 他认真数着年份,一年一年的往前推算。 忽然,他诧异的看向殷以乔,问道:“师兄,十二年前你在做什么?” “十二年前?”殷以乔努力回想了一下,“我刚进大学,还没做出过独立设计,平时只能帮爷爷画画图纸,看看方案。” 十二年前青涩的殷以乔,是律风无法想象的陌生。 他对殷以乔最初的记忆,源于一份送往C.E建筑事务所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