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页
曾国华等人救了曾国藩之后,一路向已方大营急驰,直到在离营门不远处碰到李鸿章派出的哨探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得到曾国藩等人获救的消息之后,李鸿章喜出望外,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他亲自出城迎接曾国藩等人进城,并命人侍候沐浴,摆下宴席,给这些死里逃生的将士压惊。 “军师,我们几乎不能再见矣。”曾国藩感概。 这一场生死之间的徘徊,不仅让曾国藩似在做梦,而且,只要是参加此一役的所有将士,都恍若隔世。 “大帅洪福齐天,遇事必能化险为夷。”李鸿章动情地道。 他初时听说曾国藩被围,也是急得不行,幸好曾国华等人援救还算及时,否则,他们能否再见,真的很难讲。 “军师,大营之内一切都还好,石达开没有趁机来攻。”曾国藩关心地问道。 “营内一切平安,不劳大帅挂念,贼人可能是围攻大帅心切,并没有遣人来攻。”李鸿章恭敬地道。 “军师,你是如何知道我们被围的消息,又是如何遣国华他们来相救的。”曾国藩道。 “大帅出发之后,学生总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所以,学生派出大量的哨探,每隔半个时辰就将大帅的情况传回大营一次,学生初时听说大帅进兵顺利,心中还算安定,却没想到,转头却听说了大帅被围的消息,心中大惊,学生立即将留守大营的三位将军请了来商量对策,国华将军一听说大帅被围,立马就要率军去救,还好国荃颇为冷静,他劝住国华将军,并派出哨探,将大帅被围的现场打探的一清二楚,这样,学生才能准确地认清形势,最后派出三位将军分三路救援。这一次,大帅之围能解,全是三位将军的功劳。”李鸿章将整个过程娓娓道来。 曾国藩听了不住点头。 “国华,你要多向国荃学一学,遇事多想一想,这样你才能有所进步,记住,凡事不能只逞匹夫之勇。”曾国藩的话不是责怪,而是规劝,这要是从前,是难以想象的,曾国藩治军之严那是出了名了,要是在从前,曾国华可能早就让曾国藩臭骂了一顿,但是,他这次能够脱险,曾国华出力不少,所以,如果这个时候再出言责难,那就太有点不近人情了。 “是,末将谨记大帅的话。”曾国华恭敬地道。 “好了,这次能够大难不死,全是有赖各位拼死营救,本帅在这里谢过各位了。”曾国藩道。 “大帅言重了。”众人都不敢居功。 “军师,此次我军战损的情况是否已经统计出来了?”过了一会儿,曾国藩又道。 “大帅,此次随大帅而去的有接近四十万人马,而有幸活命回来的已不足三成,战损人员接近三十万,兵器,战马等更是损失无数,这一仗可谓是损失巨大。”李鸿章叹了口气道。 “这么多?这真可谓是我们湘军成军以来所遭遇到的最大损失,此都是本帅之过也。”曾国藩痛心疾首地道。 “大帅,您不必自责,这非属人之过也,乃战之过也,大帅也不必恢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大帅没事,我们照样可以将失去的东西重新弥补回来。”李鸿章劝道。 “摸清楚了石达开方面的情况了吗?”曾国藩虽然心痛此战之损失,但却并没有失去理智。 “不是十分的清楚,但大致情况还是了解的,他们应该比我们好不到哪里去,石贼此一战之主要目的是为了围歼大帅的中军,所以,他采用的是猛冲猛打的战法,这种战法丝毫不能取巧,必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想必贼人的损失也颇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这次围歼大帅的目的没有达到,对他们的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李鸿章分析道。 “军师,是这样,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办好两件事,一,尽快将石达开的情况了解清楚,以便我们制定接下来的防御之策。二,重新整编我们剩下的军队,及时招募新兵予以补充,以便在短时间将损失的兵源补回来。”曾国藩道。 “是,大帅,不过,还有一事,仍需向大帅请示。”说这话的时候,李鸿章似乎显得有点为难。 “军师有什么话,但讲无妨。”曾国藩听出了李鸿章的弦外之音。 “大帅,此次战败,送给朝廷的战表,怎么写?”李鸿章说出了自己的为难之处。 “就这事?军师,这种小事,何必烦心,你照实写就行了。”曾国藩不以为然地道。 “可是,大帅,这样做有损大帅的威名,您看是不是有必要做一些修饰?”李鸿章提醒道。 “不用,你照直写就行了。”曾国藩摆了摆手,让李鸿章不用为这事烦心。 “可是…。。”李鸿章还想再说。 “这事就这么定了。”曾国藩打断他的话说道。 “是,大帅。”既然大帅有令,李鸿章只好应诺。 不过,李鸿章虽然当面应承了曾国藩,但是在随后给朝廷的战报中,还是做了一些隐瞒,让朝廷觉得这一战的损失并没有实际的那么大。在这件事情上,李鸿章也算是煞费苦心。 “好了,今天就议到这里,大家也辛苦了,都下去休息。”曾国藩道。 “是。”众人应诺,退出。 另一边,石达开的大帐之中,也正在召开此战的总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