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7页
可惜局势稳定后,商人们根本不服箕子的统治,到处都是叛乱,箕子最后不得不远走朝鲜,帝辛之子武庚出面,商人才大喜,稳定下来。 可稳定的大商子民,在武庚这个有才干的诸侯统治下,武王姬发一点都不放心,派了自己的弟弟姬处、姬鲜、姬度,分别在殷商旧都周边设立了三个诸侯国,去监控武庚。 等姬发死了,周公姬旦摄政,姬处、姬鲜三个监视武庚和殷商遗民的文王之子,反而和武庚一起叛周了! 四个诸侯一起攻打周王都。 只这一个事实,你就可以想象得出,姬处这个文王第八子,有多么大的野心,他绝对不甘心只当一个小诸侯的,他想要的是大周的完整统治权。 现在姬昌还活着,伯邑考还是实打实的嫡长子,姬发还没成为下一代继承人,可姬处的野心早就起来了,架不住他没一点办法,也没一点信心可以取代伯邑考啊。 他都有些绝望,伯邑考不管再没能力,他若失去继承权的话,前面还有姬发、姬旦两个大牛顶着,怎么也轮不到他姬处出头。 姬处只能压制自己的野心,整日一副寻欢作乐的样子度日。 这一刻,姬处也想不出,帝辛那个大王传达了什么样的王命到西伯侯府,能让自己的九弟如此兴奋开心。 在他疑惑的问询下,姬封再次抓起酒爵狂饮一爵,才乐道,“推恩令,帝辛那个大王要让父王在咱们西伯侯国执行推恩令,你知道什么是推恩令么?就是,若有朝一日父王……嗯,我们十个嫡子,外加剩余八个,全都有继承权,我们十八个一起继承一切。” “到时候西伯侯国的一切,不管是行政还是军权,都会分成18份,由我们平分。” “再也不是大兄伯邑考一个人继承一切,我们剩余17个兄弟只能辅佐大兄了,哈哈,就算我以前从没想过什么,可若推恩令执行下来,我觉得也不错啊,要不要咱们一起去求母妃,让母妃劝一下父亲?” 一番解释,姬处这个未来的霍国封君,小诸侯霍国始祖,也是后世华夏霍姓祖先,顿时就激动了。 推恩令?西伯侯国的一切权势,每个儿子都有一样的继承权?不再是嫡长子拿走一切,剩余兄弟只能辅佐伯邑考,或者混吃等死了?自己也能平分军权,行政权? 一想到这里,姬处满心都是激荡情怀啊。 伯邑考那个废物,凭什么能继承一切?就因为他是嫡长子?历史上等武王姬发死后,他能和殷商后人武庚一起反周,去攻打周王都,不就是不甘心只做一个小诸侯么?和他一起反周的另外两个文王之子,也是一样的野心勃勃,不甘心做一个小诸侯,也想坐一坐真正的周王之位,才反叛的。 当时他只是一个小诸侯,加上另外三个小诸侯,也干不过真正的大周,叛乱最终被周公这个猛人,压制了。还是很轻松镇压! 周武王推翻商朝后,没几年就死了。 然后周公旦摄政,接手的是参加过牧野之战的无数精锐啊。 大喜中,姬处一下子猜出了推恩令的真正含义,大幅度削弱西伯侯国的实力,一股力量分成18分?那会一下子衰败的。 但这又如何? “正常情况,我不可能有一丝机会成为西伯侯,但只要能继承一份权势,所有的行政权和军权,好好治理麾下子民,发展壮大,未必不能在父亲死后一个个吞并那些无能兄弟的力量!” “推恩令?这个大王,还真是办了一个好事!” 推恩令,必须执行!不说他的父亲是否有能力违背大王的旨意,就算姬昌不想执行,他这个儿子也要全力帮商王一把,把推恩令真的执行下去。 第1719章 心都碎了 一段时间后,西伯侯府正殿内,姬处和姬封联袂而至时,看到大殿内除了一票最受父王姬昌重视的大臣,如南宫适、伯夷等等外,还有他们一票兄长伯邑考、姬发、姬鲜、姬旦、姬度、姬武等人,全部在列。 姬处果断行了一番礼仪,在众人注视下,才一脸愤慨的开口。 “父王,听封弟言商王帝辛传了王命推恩令?这绝对是商王帝辛对我西伯侯国的一次阴谋,想要我强大的侯国被分割为十多个小国,父王万不可答应啊!” 这一刻姬处戏精附体,不管心下在怎么认同,以及渴望父亲姬昌执行王命推广推恩令,表面上,他都要装出一副忠臣孝子模样,去博得姬昌好感的。 姬昌这个大周奠基人,文王,文治武功也是极为强盛的,文王二年西伯侯国攻灭玗、三年灭密(后世的甘省一代)、五年灭黎(后世盛产煤老板的一带区域)彻底解决了西伯侯国北方和西方的威胁。 六年灭崇(属于后代大秦国区域),随后几十年依旧是不断扩大地盘,目前的西伯侯国,统治疆域并不比商小到哪里去,他的麾下也是经历过一次次大战磨炼出来的精锐。 不是有这样的雄兵和庞大地盘,面对同样武功显赫的帝辛,周武王姬发,也没有胆子去偷袭虚弱中的大商的。 所以,文治武功都很凶的姬昌,哪里会看不出推恩令的真正含义?这是要一刀把他和父辈爷爷辈积累出的强大实力,一刀切残废啊。 问题是,在自己的第八子姬处忠心耿耿的表态里,姬昌只有满心苦笑,不管姬处是否戏精附体,这个儿子在他这老狐狸眼中,依旧是充满破绽的,他哪里看不出姬处在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