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页
浮漂是长粗尾大浮漂,钩上边那枚的铅坠刚好能吃掉漂体的浮力,漂尾的浮力刚好可以承受两粒玉米粒,这样挂上一粒玉米后,漂尾还能有一半露在水面上。 抛竿之前,小铅坠,浮漂,大铅坠全部集中在钩的上方八字环位置,抛出去后,大铅坠沉底,浮漂牵着钓线和剩下的钓组升起来,然后浮漂卡在线上太空豆的位置,露出水面一半的目数,玉米粒则悬浮在水下一两米的位置。 然后摇紧多余的鱼线,放竿,这就算打好一根远投竿。 老李和老曹各打了一根竿子,然后开始打窝。 打窝器是拳头大小的一个勺子,下边有一米五长的把手,有点像一个小铲子。 舀了一勺玉米粒,老李如同耍棍一般将勺子从后往前越过头顶猛然一挥,一勺玉米粒直飞到几十米外,如同下雨一样哗哗落到两人浮漂的位置,玉米粒散开方圆有三米直径。 两人一人负责看竿子,一人负责打玉米,十五分钟后,轮换操作。 每勺玉米的量逐渐减少,但是窝子里明显开始有了动静,浮漂偶尔被鱼撞线后带动,变得摇晃起来。 突然一支浮漂被拉得一下子斜没入水中,老曹举起竿子侧挥了一百八十度,中! 丘老师一边观摩一边在旁边讲解:“大家注意看,老曹的起竿手法,明显比普通的起竿手法幅度大了很多,几乎从前到后一百八十度,我们按远投竿五米四计算,这一下收线长度达到了十米!” “这是因为水线有一个先沉入水底再回到水面的过程,和平时垂钓水线的理论上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以前是一条边的长度,现在是两条边的长度,刺鱼幅度自然也要相应增大,才能有效中鱼!好,老曹中鱼了!果然是民间高手,这条鱼个头不小!” 然后就见老李将打窝勺一扔,抓起了另一根竿子向后猛挥,然后开始收线。 “好!这方法果然厉害!老李也中鱼了!两位老人家手法非常熟练,一看就是长期在水边垂钓的老手,哎哟不行抄网还没准备,我得将抄网准备起来。” 然后丘老师又是一通忙,将抄网接好后跑到两人中间,回过头对着镜头嘿嘿笑:“刚刚我第一次拿的那个抄网头老李说小了,我倒要看看这翘嘴到底有多大。” 这时老曹的那尾已经被拖近,丘老师将鱼抄起,大翘嘴在抄网里疯狂蹦跶。 等到将鱼钩取下,丘老师拿出量鱼尺铺到地上,七十多公分,小关刀。 小格拿着抄网贼笑:“刚刚曹老师那尾李老师说肯定没他这尾大,那尾七十多公分,现在这尾那肯定就上八十喽?期待是米级大关刀呢。” 这种钓法钩线都比较粗暴,没办法,要承受这么猛烈的抛杆扬竿,线细了肯定不行。 因此中鱼后收回来就比较轻松,很快老李的这条已经就摇到了边上。 比刚刚那条长了足十厘米,这就过十斤了。 第769章 地下水口 这下丘老师也来劲了:“下一条我来!这钓法上的全是大鱼啊!” 老李笑道:“小鱼靠边,大鱼在远处,这钓法就是奔着大鱼去的。” 芒果台提倡钓获放流,因此这次的大鱼老李老曹都没法卖给李君阁了。 接下来红日西沉,窗口期一到,老李老曹的表演时间开始了。 丘老师在里边打酱油,一会儿扬竿子,一会抛玉米,小格在一边加油助威当鱼童,就数她最忙。 光上米的大鱼一下午就钓了四条。 换到其它地方其它钓法,这样的渔获几乎是不可能的。 真真的高手在民间! 小格开心得都胡说八道了:“二皮哥,你不会是用这种方式赶我和丘老师走吧?三天拍摄任务,现在一天就完成了!” 李君阁正在给大家搬啤酒搬烧烤材料,闻言笑道:“你就没想过去苗寨看看?那里也够你拍一期的,民宿风情,我们小格打扮成苗家姑娘往那里一站,啧啧啧,只怕四里八乡的苗娃都要来游方哟……” 小格笑得都眯眼了:“我们是钓鱼节目,不是相亲节目,山上可没法钓鱼。” 李君阁说到:“谁说的?苗寨的鱼多的是,稻花鱼你就可以拍一拍,还有育爷爷的蛙场也可以拍一拍,苗家的山塘里,那高山冷水鱼才叫巴适!还有溶洞口出来的特有鱼种,包全国的钓友见都没见过……” 别说小格,连丘老师都感到兴奋,这样的地方这样的鱼种,连他这样的职业选手都没有体验过。 到晚间阿音也赶了过来,等到李君阁将意图和她一说,阿音也大感高兴,这也是宣传苗寨风情的一个好途径。 然后丘老师问山塘里边有多大的鱼,阿音这个还真不知道,只知道那山塘年年整修,一直保养得很好,起码上百年没有放干大整修过。底部又都是嶙峋的早先溪底山石,所以根本没法下网。苗家人也没有钓鱼的习惯,自家田里抓多方便,因此里边有多大的鱼还真不知道。 然后李君阁和丘老师就对视了一眼,都发现对方的眼里在放光。 节目保底任务已经完成,摄制组也放松了下来,烧烤,啤酒,玉米粥,整得一行人跟过节一样。 小格敬了老曹老李,说真真是高手在民间,为了渔获钓友们也是费尽苦心了。 留了老曹老李的电话,说播出前一定通知他们,这才送走两人,又拉着李君阁和阿音喝到了半夜,各自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