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页
李君阁放下手里的活计,对阿音说道:“走,也给你介绍介绍我们汉族过年的风俗。” 只见老爸先拿出今年新请来的神符福纸,贴在堂屋里去年的神符福纸上,这才出来在院坝里东侧找了个地方,将鸡和刀头摆好了,又找了个水泥缝,插上三根香、两根烛。 李君阁对阿音解释道:“这是敬天地,天为神,地为祗,感谢他们今年风调雨顺,李家沟水果丰收,物产丰饶,祈求明年像今年一样平安顺利。” 阿音点点头,跟着老爸老妈对着香火作揖,还虔诚地合起小手拜了几拜。 李君阁坏笑道:“接下来就是在堂屋里敬家神了,这个你也可以拜拜,不过拜了就是我们家的人了。” 阿音脸一红,偷偷给了李君阁一胳膊肘。 就见纸钱燃尽后,老爸老妈又再稍等一会儿,将公鸡和刀头端到堂屋,在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下,同样插上三炷香,点燃两支蜡烛,作揖恭会,口念祈求保佑之语。 然后是在厨房里敬灶神,最后是在猪圈屋里敬四官财神,一处一处礼数都要走到。 老风俗里边,如果祖坟在附近的,还可以再端着刀头和公鸡出去给祖坟也挨个敬上一遍。算是请祖先来吃年夜饭。 接下来就该“烧袱纸”了。 烧袱纸,是吃年饭的重要仪式,李君阁一边看着爸妈摆弄,一边给阿音解释风俗。 袱纸是用毛纸制作的,由许多张累成一叠,一张袱纸上有三排,每排八个钱眼,每个钱眼都是用半圆形铁具打穿后凑出来的形状。 跟纸钱不一样,如果一排只有六个钱眼,那才是钱纸。 钱纸属于散钱,是敬神送小鬼用的。 袱纸则要用白纸封成一包一包,像砖头形状一般,并用专门的纸写上袱单,也叫“火单”,是专门烧给自家先祖的。 火单买来时就印有专门的印章,就像银行的汇款单,是有凭信的。 上面填写的内容是哪个屋基的谁谁谁烧多少数量的袱纸给去世的某某亲人,就跟汇款单一样,还要写上年月日汇款时间。 填写好火单,老规矩是要糊在做好的竹框上成长方体状,和袱纸一起烧给先祖,烧时口中念诵邀请话,让那些先祖来吃年饭收纸钱。 不过现在规矩松散了,将火单压在袱纸上烧过便算,老祖宗在那头自己找箱子装就行。 黑白棕听得五迷三道的,李君阁解释道:“‘事死如事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先祖,我们从来都是认真的。” 既然是祭祀先祖,那李家人都有份,李家沟这支关系和睦,老爸老妈也不计较,因此老爸在堂屋摆桌子的时候,老伯大伯,大姑二姑都过来帮忙。 有些关系不好的家族,这种时候只能主人家上,姑表也上去操持的话,舅母子就会生气,认为会抢了他们自家的福气。 姑表出了力,祖宗就要分润一些福气给姑表,自己这头就得得少了,这是不能容忍的。 第272章 年夜饭 李君阁家没这陋习,大家在堂屋正中摆好一张八仙桌,三根凳子,上方和两侧方各放一根。 下方不放凳子,只在桌面下方点上三根香两根烛,其余三方分别摆上碗筷酒杯,碗里盛上少许干饭,筷子放碗上,每一方两副碗筷两个酒杯,杯中倒满白酒,桌上放三样不拘冷热的熟菜。 这样就算是给先祖们摆了一桌饭菜,请他们回来吃饭。 老爸已经将火单早请四爷爷写好了,每家不分男女都一样。 接下来就是码纸,老爸拖出来一口大破盆子,然后各家码各家的,像堆砖头积木一样堆起来,袱纸包和袱纸包之间留有空洞,用于过火。 王美娴跟敬子伦马翠如觉得好玩,闹着要码。 大姑一边码纸一边调头笑道:“这个你们还码不好,一会给老祖先人烧纸的时候你们再来吧!” 将袱纸一盒一盒像砌砖墙一般般砌整齐,压上火单,老爸先在盆外烧起一堆纸钱。 这是打发小鬼用的,为了不让他们来抢夺给老祖宗的财物。 然后大姑把各家小的叫过来点火,希望祖宗要保佑就先保佑他们,这也是长辈一片良苦的用心。 李君阁这家没小的就由他来代表,跟六个娃子一起拿钱纸引火,将袱纸烧起来。 袱纸点燃后,二姑又给几个小的每人找了一根黄荆棍,围着袱纸火堆转打,这也是防止孤魂小鬼来抢夺本家祖宗的供奉。 几个小的不知道这仪式的重要性,拿着棍子打得开心,大人们开始在桌子下方给祖先作揖恭会,口念颂辞,请先祖们来吃年饭收纸钱。 袱纸烧完,香蜡也基本到头了,仪式基本结束。 不过灰烬不能丢,还要由大伯背回去,洒在后山祖先的坟上才行。 老爸老妈开始收拾八仙桌,先撤下香烛,然后把六个饭碗里的干饭收集起来。 李君阁对阿音和黑白棕解释道:“这里又是两个风俗,一是泼水饭,一是捂年饭。” 六碗饭分成两份,一份要等大家年饭吃完后,端去屋外路边,把碗倒扣在地上,等野狗野猫和一些无人祭祀的孤魂来享用,算是一份仁爱之心,也算是一项慈善活动。 捂年饭则是将另一份米饭装碗里用碟子盖好,放到牌位下边的香案一侧,等正月十五之后,再打开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