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俗人回档在线阅读 - 第1240页

第1240页

    什么叫“自主开发市场将空间”呢?

    说穿了,就是先恶意黑你,你受不了,就会花钱找他们反制。就比如,有人恶意诽谤某部电影,片方自然吃不消,于是花大价钱雇佣水军进行口碑维护。而事实上,找来维护口碑的这帮人,跟恶意诽谤那帮人是一伙的,他们用诽谤、黑人“创造”商机,一来二去,黑你没商量。

    好好一部电影,决不能因为一帮水军阴沟翻船,所以边学道提前让于今撒些钱给那些孤魂野鬼。

    另外,影评软文也准备好了,几家门户网站的推荐都谈妥了。

    尽管几家公司的微博存在竞争关系,但基本上还是合作为主。智为科技的导航页异军突起,已经追上了边学道卖出去的my123导航,几家门户网站需要智为导航页的流量支持。

    于是,《飓风营救》上映第一周,奇迹般地实现了票房和口碑双赢,有道影视传媒公司一炮而红。

    ……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不得不说,世上的事实在是太奇妙了。

    《飓风营救》里,沈馥出演一个出场不多的女歌星。

    影片中,沈馥给了男主角一张名片,有细心的观影者发现,电影里沈馥的名片上印着中文的“沈馥”二字。

    还有,影片结尾,男主带着女儿去女歌手家里,女歌手的房间里,挂着一幅汉字书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两个细节都不是边学道有意安排的,完全是剧组考虑影片主投资人是中国公司,用这种小细节向投资人卖好。也正因为法国人自作主张,所以才会在一个女歌手家里挂这么“阳刚”的一副字,最起码,“君子”二字和女歌手就不怎么搭调。

    可是没关系,人们关注电影里这幅字时,自动过滤了不合适的部分。

    谁也想不到,这两个小细节,成了边学道不久前“中文最牛逼”的有力佐证。

    社会人都是世故的。

    尽管好些人跟风去智为微博注册帐号,或真心敬佩,或出于调侃,喊了几句“边学道真牛逼”,但相当一部分人心里想的是“说漂亮话谁都会”。

    结果,一周都没过,边学道就“用行动证明”他不是空喊口号。

    这不是牵强附会。

    因为边学道出钱跟法国人合拍一部电影,作为投资人,他不仅在电影里争取了一个亚洲歌手的角色,还硬把汉字嵌进了一部全程在欧洲和美国拍摄的电影里。

    特别是电影结尾镜头里那幅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看着这幅字,再想想边学道那句“汉语最美,中文第一”,这绝对不是光说不练啊!

    而且,电影拍摄在“互联网峰会”之前,电影过审也在“峰会”之前,不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言论补拍的镜头,所以可以证明边学道在“交流会”上的表现不是自我炒作,而是真心流露。

    边学道的民族自豪感不是装的,是真的。

    边学道的民族自尊心不是装的,是真的。

    边学道的民族自信心不是装的,是真的。

    边学道说“中文第一”,他身体力行地实践了。

    这个分析一出,大家对边学道的好感度蹭蹭往上窜。

    大众的心理最是难琢磨。

    很快,好多人买票去电影院看《飓风营救》,看的不是动作,也不是沈馥,而是电影里面那两个一闪而过的汉字镜头。

    那感觉,就像前世大家听说《2012》里有中国元素,都想去看看一样。

    那感觉,就像前世大家听说《环太平洋》里中国机甲很帅气,都想去看看一样。

    第0827章 对话

    无论孟婧姞还是孟茵云,都能代表孟家。

    而孟家在国内文化宣传领域的影响力,那是非常非常之DIAO。之前有道影视传媒注册、过审、挖人才、拓展市场时就多亏孟茵云帮忙,才迅速站稳脚跟。

    边学道将要上的《对话》,是一档演播室严肃谈话节目。

    这档创建于2000年的谈话节目以社会精英为收视群体,它以主持人和嘉宾以及现场观众的充分对话与交流,直逼热点新闻人物的真实思想和经历,突出思想的交锋与智慧的碰撞,致力于为新闻人物、企业精英、政府官员、经济专家和投资者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提供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

    说一千道一万,叱咤风云的各国政要,左右经济走向的权威人士,经历商海沉浮的企业巨头,见证热点事件的当事各方,基本上,能上《对话》的人物都颇具份量。

    另外,《对话》栏目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单嘉宾”比“多嘉宾”更有分量。

    边学道这期节目,就是按照“单嘉宾”对话立的项。

    立项这块,是边学道自己的影响力够大。以边学道的知名度和商业成就,上《对话》绰绰有余,“单嘉宾”也说得过去。

    孟婧姞提供的帮助,不是立项,而是加速流程。

    《对话》节目不好上,也不好播。

    通常来说,一期节目从立项到播出,最短周期是一个月左右。

    而边学道呢,他等不了那么久。

    “汉语保卫战”在网上打得火热!

    交锋双方,一边是学生为主力的“受英语折磨人群”,一边是搞英语培训和从事与英语相关工作的“产业链受益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