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页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后师弟他又入魔了、我怀了万人迷的崽崽、我捡的小狮子是帝国元帅、这马甲我不披了[电竞]、你压到我的翅膀了、将军袍、我召唤出了一颗蛋[星际]、描声、淫父痴女(18禁父女文)、不可言说的亲密(H限)
田福堂捧道:“这怎么说?” 马金山道:“我今天让你开开眼,我今天。” “嘿。您也甭说这俏皮话,你不是嫌没有乐器吗,我有,来人,拿个三弦上来。”田福堂冲着后面招收。 马金山惊奇道:“哟呵,还真有料啊,来吧,弹给我听听。” 田福堂也不含糊,坐在椅子上,手上带着天鹅骨的指甲,三弦的弦比较硬,不戴假指甲手指很容易受伤。 田福堂坐定之后,手指轻弹,三弦悠扬的旋律就飘扬了出来。何向东在后台听得真真切切的,这位弹了至少十年的三弦,功夫不浅啊。 观众也是鼓掌连连大声叫好,其实并不是传统艺术失去了魅力,很多时候也是因为现代人太浮躁了,欣赏传统艺术必须要心静,沉不下心来自然会觉得传统艺术索然无趣了。 现在猛然间听到了田福堂弹的三弦,全场观众眼睛齐齐一亮,全都被吸引了。 评审团的评委也点头不已。 摄制组的导演王子晨也在耳机里面大声喊道:“二号机拍弹三弦那人,给他手指一个特写,然后慢慢拉远。” 马金山在台上开着玩笑:“哟,谈的不错嘛,这种水平,我们小区门口一分钱听七段儿,人家还管饭呢。” 田福堂停了三弦,骂道:“去,你还唱不唱了,我弦都给你配好了,你还想干嘛?” 马金山笑了:“还着急了,我这儿还差着一个八角鼓呢。” 田福堂似笑非笑道:“我就知道你要这么说,早就给你准备好了,来个人,把八角鼓拿上来。” 马金山豁然转头,傻眼了。 全场观众见状,哈哈大笑,起哄声连连。 马金山把八角鼓拿在手上来回翻弄,他傻了眼了。 “噫……”全场观众起哄。 马金山看着观众,也生气了,一撸袖子道:“你们以为我真不会啊?” “是……”观众搭腔。 马金山冲着田福堂一挥手:“来,弦起,咱们来一段《秋景》。” 马金山刚一开嗓,何向东的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了。 第0464章 下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单弦最初的表演的乐器就只有一把三弦,一人弹弦,一人演唱,所以叫做三弦。 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清朝后期就又多了一个乐器八角鼓。这个八角鼓是满人大力推广的,这也当时官方指定的乐器,所以单弦也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八角鼓。 八角鼓在清末的时候可谓是盛行一时,那时候北京城里面不事生产的旗籍票友没有事情干,就成天唱八角鼓,在各大官人府邸献唱联络感情,所以八角鼓也带上了一点官方的贵气,民间也有八角鼓艺人,这门艺术在北京还是比较流行的,出了北京就比较一般了。 八角鼓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它一共有八个角,象征着满族八旗;角与角之间有三个小铜片,这是可以发出声音的,摇鼓的时候铜片碰撞会发出声音来,类似于乐器小镲。 小铜片拢共有二十四块,象征着满汉蒙八旗二十四固山;鼓下坠有一对杏黄色的丝线穗,象征着“麦秀双穗,五谷丰登”,统治者用这个乐器来宣扬大清盛世。 台上的马金山和田福堂就在唱单弦,而且还不是简简单单地学唱两句,都说相声演员像不像三分样,可这两人却是直接拿着乐器上去的,这可比学唱两句难多了。 就像唱流行歌曲,哼哼两句谁都会,要让你拿着吉他在舞台上一边弹一边唱,有几个人会? 流行歌曲、吉他都是简单易学的东西,传统曲艺多难学啊,要不是真有几分本事,他们还真不敢如此做,都是艺高胆大之人啊。 三弦悠扬的旋律从田福堂的指尖飘扬了起来,马金山击打着八角鼓,八角鼓的作用就类似于大鼓艺术里面的板。 待到板眼合适之时,马金山张嘴便唱道:“秋色凄凄,衰草离离。一望河桥,景物稀,斜阳涧下水流迟。” “好……”观众的兴趣早就被这两人吊的高高的了,现在人家张嘴一唱,全场观众都在叫好。 评审团一众评审眼前纷纷一亮。 后台何向东脸色已经难看起来了,呼吸都沉重了不少。 台上演出还在继续,调子却换了,换成了黄鹂调,马金山又唱了一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起,北雁南飞,晓来时谁染霜林醉。” 时间有限,他们也就唱了两句,但是这两句唱的极有味道,而且效果出奇的好,观众的叫好声差点把房顶都给掀了。 评审团的大腕儿虽然也都很欣赏他们俩的演出,但是他们也没想到观众的反响居然这么好,当时就有不少大腕儿回头看了。 马三爷也露出了笑意,轻声道:“这两人不错,看样子是得到他们师父的真传了。” 尹爷有些诧异地看了马三爷一眼,他师父可不常夸人啊,能得到他夸奖可都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啊。 侯三爷和石先生也在评审席上,他们也是评审团的成员,看到眼前这一幕,他们脸色当时就是一变,心中暗叫不妙。 台上有工作人员跑过来帮着把三弦和八角鼓拿下去了,两人再次在台上站好了。 马金山得意洋洋道:“怎么样,我这单弦唱的怎么样?” 田福堂点点头:“嗯,不错,一分钱能听八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