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9页
书迷正在阅读:那头三千岁的狼崽子被我讹上了、在选秀综艺被迫当海王、快穿之拯救治愈、男主他非要反派HE[穿书]、穿成三位大佬的狗子、渣攻甜宠白月光[快穿]、民国设计师[穿书]、穿书后我把剧情弄崩了、听说我和暴君在一起了[重生]、穿成猫咪后我和影帝锁了
做出了这张唱片之后,成为了环球总部唯一签约的华夏艺人,06年作为环球唱片亚洲区唯一艺人代表赴日本东京参加环球唱片公司世界年度峰会,《万物生》演出震惊日本及全球70多个国家的环球唱片代表。 于是日本首先发行了这张专辑,《万物生》立刻收获得了媒体四星评价,随后展开全球发行计划。 07年这张在美国都已经上线的专辑才在香港发行,第一周专辑销量冲上HMV排行榜第一,并稳居前三名数周之久,接着这张专辑在英国发行,《卫报》给出四颗星评价,萨顶顶凭借《万物生》入围BBC.RADIO世界音乐大奖。 07年底这张已经获得不少荣誉的唱片才在国内发行,获得国内唱片评审团4星最高评价,是2007年唯一四星专辑。 08年萨顶顶凭借这张专辑获得了BBC.RADIO世界音乐大奖,这是首个华夏人获得这一殊荣,还成为了第一位被格莱美将邀请的华夏歌手。 但这个时候萨顶顶才在国内开始慢慢被人知道。 之所以萨顶顶能在西方大红大紫,就是因为她东方色彩浓郁的衣饰,一副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女神的样子。大部分西方人就是这个样子,表现得十分有人文关怀,思维开放,且向往神秘的东方宗教哲学。 但如果你要真拿把古琴去弹给人家听吧,高山流水那么一个多小时,西方人肯定没耐心听下去。有言道:人们看到他们想看的,听到他们想听的。 唱《万物生》的萨顶顶就是西方人想要的,她符合他们心目中的东方:轮廓清秀的东方美女,神秘的梵文,鲜艳的民族和古典服饰,眩目的舞姿,足足的文化和宗教符号,再加它一大把电子,真的什么都全了。 一首《万物生》,一曲梵音将籍籍无名的萨顶顶引入了世界音乐的殿堂,你说这首歌牛B不牛B? 同理,程晓羽按照这个思维打造的夏纱沫,比07年的萨顶顶可不只是高一个段位,原曲的有些电子音色还欠佳,整体的混音也不够完美,加之萨顶顶本人缺乏一种吸引人的魅力,让这首歌受到局限。 但这时的夏纱沫无论从演唱的细腻程度,歌曲的编曲还有服装都比萨顶顶厉害多了,这种情况下还不能秒杀那些自诩精英的美国媒体人,那就真的是见鬼了。 夏纱沫的这一曲甚至都不能简单的归纳为演唱了,而是盛大的演出,跨越了语言的障碍,宣扬了属于华夏的宗教信仰,而宗教信仰可谓是通用语言,不用懂歌词,体会其意境就行。 夏纱沫演唱完毕,守在电脑屏幕前面的华夏观众如同中了魔咒一样,全部被夏纱沫空灵到不似凡间之品的梵音给震撼到了。 “我程晓羽就想问:麻痹的!还有谁不服?” “装B我只服程老师!” “说日吹风的那位大侠呢?还不出来直播?” “楼上 1,我记得他的帐号叫做‘脑抽是个小王子’!” “装B的人之所以能装的如此牛B,是因为他们只碰到了吹牛B的,却没碰到真正牛B的,什么叫做真正的牛B,参考程老师!” “说唱华夏风!还真是华夏风!我对程老师的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有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程老师对我们华夏民族音乐的造诣真不是吹的,《醒来吧》的门巴族老调,蒙古呼麦风格的《天堂》,今天又借夏纱沫之口为大家奉献了藏传佛教梵文音乐!草!大写的一个服字!我记得‘毒药’说过一句话,‘华夏音乐之才我独占九斗,其余人分一斗’这句话应该拿来说程老师才对,‘华夏音乐之才程独占八斗,毒药一斗,其余人分一斗’!” “上面的不撕啊!抱走我家‘毒药’先,程老师我很喜欢,没必要拿两位优秀的音乐人来比,在我看来程老师是天才,毒药是鬼才,他们的音乐承载了我少年时光,谁都不可缺少!” “这首《万物生》大气磅礴,也只有夏纱沫能演绎的这么完美了,我大女帝实在炸天级别的表现!完美的用音乐以及视觉的表现,冲击着观众的感官,颠覆了时空!” “我朋友说现场效果好到爆炸,所有的外国人都站了起来鼓掌!好期待我女帝的演唱会,不管价钱开多高,我都要去现场聆听!” 这时媒体投票已经有条不紊的开始了,一百位媒体专业评审每人手中有一个橘色小球,他们将在全场观众以及全球观众的面前,把这个小球投入三位歌手面前的透明鱼缸里,获得小球最少的一位将被淘汰。 夏纱沫站在了两位歌手中间,而一百名媒体专业评审,将分成每组十人从左右两个方向开始给三个人投票。 无论是现场还是电视机活着电脑面前的观众,都感觉到气氛相当之紧张,但夏纱沫穿着红色的藏式礼裙站在中间相当的超凡脱俗,完全没有一丝丝的担忧的情绪,反而是支持她的观众为她捏了一把汗。 毕竟观众们不是程晓羽,把握不了西方人的喜好,觉得唱这种民族音乐不见得受他们待见。 情绪激动的只是观众,无数的华夏音乐人此刻也觉得与有荣焉,毕竟程晓羽和夏纱沫代表的华夏音乐人,这个时候立场自然要站对,何况对程晓羽这样的天才来说,嫉妒已经失去了意义,他们要做的就是在他身上学到那些溶于世界音乐的先进理念和思想。 完全被程晓羽和夏纱沫打动的郝艺风,按捺不住迸涌的激情,立刻写下了一篇乐评,发在了自己的“细语”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