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书迷正在阅读:那头三千岁的狼崽子被我讹上了、在选秀综艺被迫当海王、快穿之拯救治愈、男主他非要反派HE[穿书]、穿成三位大佬的狗子、渣攻甜宠白月光[快穿]、民国设计师[穿书]、穿书后我把剧情弄崩了、听说我和暴君在一起了[重生]、穿成猫咪后我和影帝锁了
万刚当然以为是瞄扑想买,但这件事情也不是万刚能决定的了的,必须请示瘦狐网的总裁张超杨才行。 业内对校友录的情况都十分了解,毕竟作为曾经最大的社区网络,被瘦狐并购,当年还是很引起了一些轰动的。 但时至今日,这个时候的校友录对瘦狐来说仅有一点点象征意义,且更多的是负担。 虽说事情不是万刚能决定的事情,但是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瘦狐感到高兴的了。当下万刚就告诉汪栋梁只要价格合适,就没有什么谈不拢的。 两人相谈甚欢,万刚说汇报给总裁,就给汪栋梁一个准信。 汪栋梁对程晓羽的嘱托还是下了一番功夫,将所能获得的瘦狐网当年并购AREN的资料全都通过邮件发给了程晓羽。 在2000年瘦狐网曾经增发股票,靠卖股票的钱,豪掷了3000万美金并购了即将支撑不下去的华夏第一社区网站aRen,而校友录就属于aren的支柱产品。 瘦狐网CEO张超杨和aRen的创办人陈意州同是麻省理工学物理的,张超杨先回国创业,陈意州则在斯坦福大学念了MBA后回国。2000年2月,双方管理层开始接触,由于在收购价格上未达成一致意见,计划一度搁置。8月初,双方回到谈判桌上,“所有的会谈都是在宾馆里秘密进行的”。最终的签约12日完成。 aRen曾经创办一年就进入网站排名前十,为什么选择被兼并?据汪栋梁了解,aRen在融来的钱用完后,本可以继续融资独立经营下去,但陈意州认为,即使自己再做下去也很难做成前几名,倒不如和别人合在一起,争取成为前几名的一部分。对于瘦狐,“靠合并可以有很好的管理团队、员工队伍进来,而且能够在业务上实现互补”,张超杨曾经形容为:天作之合。有关评论则认为,通过被收购,aRen实现了“变相”上市,不失为聪明之举。 并购后的瘦狐将达到550人,因为这次收购造成的现金支出,将会在明年第一季度时打平,双方的磨合也将在一两个季度内完成。而AREN则被完全整合进了瘦狐。 但现在看来,这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并购,汪栋梁也曾和程晓羽探讨了为什么这次并购是次失败的案例。 首先,aren没能够提供直接的购买可能,如果存在购买可能,aren没必要卖了,搜狐必须重新诱导购买力,而在诱导购买力上还没有哪家网站成功过,制定有效的诱导购买力策略的才能超出目前所有网站的管理团队的智慧极限。何况,真实是aren的社区本来就不是一个为了刺激消费而建立的社区。 其次,学生是最不稳定的访问群体,aren的社区可能很好,但并不是不可超越,因为它的社区能成为卖点的东西不多,也就是说,要想做到想aren那样,只要有一些新的卖点就可能比它做的更好,用同样的3000万美金的资本从新打造一个新的社区的时间可能比瘦狐整合aren的时间还要短,做社区的创意不是没有,而是太多了,陈意州他们只不过离资本近了些。 再者,aren是靠广告打出来的社区,当它并入搜狐后,如果削减广告费用,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访问量,如果搜狐继续执行aren原来的烧钱战略,是否会加速搜狐自身的灭亡。 最后,从来没有一个网络界的并购案能够成功,当初最好的文学下载网站被Myrice收购后迅速变成了垃圾,aren也不会例外,其原因很简单,整合资源的才能超越了目前所有网站团队的智慧的极限。 结论就是瘦狐收购aren的结果很可能是把两个正在垃圾化的网站催化成了华夏最大的互联网垃圾。 两人为这件事情煲了无数的电话粥,甚至比恋人还要勤快。汪栋梁从程晓羽身上看到了一个高干子弟的远见卓识,也看到了他的虚心求教和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就要钻研到底的科研精神。 这让汪栋梁觉得程晓羽绝对不是买着校友录烧钱玩的傻B,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目的和远大理想的投资者。 两个人也曾深刻的探讨了当下社区网站的生存之路,程晓羽当然知道当下大部分网站,不仅仅包括社区网站最大的困惑就是除了广告,找不到盈利点。 空有庞大的人流,却无法转换成现金。 然而这样的困惑在开了挂的程晓羽面前根本就是个玩笑。程晓羽随意的说了一些未来趋势,大力发展无线业务,像铃声、图片、短片下载等。 开发网页游戏。 电子商务。 将广告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挂个页面出来,而是整合出针对当下热点的推广方案,毕竟广告才是一个社区网站的生存之道。 针对手机和汽车建立新的频道,针对性的吸引广告商。 当然还有很多厉害的程晓羽没说,他并不打算为他人做嫁衣。 汪栋梁听过之后深受启发,当下对程晓羽的商业敏锐度,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些方案不是一个深具智慧,并且在网络行业浸淫多年的人,根本不可能想的出来。 但程晓羽认识他的时候,连如何开设一个网站都不知道,只是纸上谈兵的看了不少关于网络科技的书籍和自己上网的感悟,就能想出极具操作性的想法,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万刚在收到了汪栋梁的购买意愿以后,跟总裁张超杨商量了一下。后面跟汪栋梁通话,提出了2000万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