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节
书迷正在阅读:下一个狙谁 完结+番外、玉貂裘、我要的生活、渔夫和美人鱼(H)、应该【长着翅膀的大灰狼】、预谋占有、冰与火(H)、幼年记事簿、同病相爱、辣椒田
事实上,太子自醒来之后便甚少关注外头的事,只请容歆为他寻一些话本,每日养病的同时打发时间。 而太子一目十行,聪明绝顶,却常常因话本的情节困惑不已。 今日,他看的这本话本,主角是一个侠客和落难的世家小姐,侠客英雄救美之后,美人倾心,两人冲破身份和地位的枷锁勇敢地在一起,隐姓埋名,归隐山林。 “我一直以为,如若没有家族供给,习文习武皆不易……”太子十分不理解道,“且身为男子,理当成为妻儿的倚靠,他身负绝世武艺,为何不建功立业,得到妻子娘家的认同?” “还有这一本,穷书生和公主。”太子拿起来,纠正道,“历来年轻的状元都是世家子弟,况且公主选额驸需得指婚。” “殿下……”容歆无奈,“话本不是这么看的。” 灰姑娘的剧情,古今中外从不落时,可原因,太子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所以他说的明明是事实,用后世的话说,他就仿佛是个杠精。 更重要的是,既然看话本,为什么不能以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看呢? 太子却对容歆的说法表现出强烈的不赞同,“阅读者众多,如若胡乱一气,岂不是导向错误?” 容歆承认,太子所言极有道理,不过既然太子对话本有兴趣,又这么严谨……“不如殿下您动笔写一本?那些文人不是最爱留下笔墨?左右您养病也无事,我为您执笔如何?” 太子认真地沉思,“有道理,以我这几日看话本的经验,并不是难事。” 容歆想,优秀的人大概做什么事都优秀,太子想做,兴许真的很容易也说不定。 太子兴起,也没有很快动笔,而是又看了些城内流行的话本,然后才开始做准备。 这时,御驾回京的时间到达,康熙命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留在德州,一方面照看太子父子三人,一方面为收剿乱党做准备。 太子病这一场,身体极虚,吹不得风,康熙便未准他前来送行,只皇长孙代父为皇玛法送行。 康熙疼爱皇长孙,临走前殷殷嘱咐,又命四阿哥一定要照看好皇长孙,然后才启程。 四阿哥认真地担负起康熙交付的责任,甚至还主动为自己揽起额外的责任——每日忙碌之余,还要来探望太子,并且督促他好好养病。 这一切,全都是因为四阿哥发现了太子的不务正业。 四阿哥从很小便跟在太子身边,如果皇阿玛是皇子们又敬又畏的人,那么太子便是一个完美的崇拜对象,可现在,太子竟然写起话本!!! 四阿哥发现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僵住了,不可置信。 而震惊之后,四阿哥第一反应便是替太子遮掩下来,然后便是劝谏,无休止的劝谏,仿佛是一个忠臣在劝谏昏君一般…… 御驾离开的第四日,太子满脑子都是四阿哥的黑脸和他的唠叨声,连写话本时,都受到了影响。 男主人公说话的腔调像四阿哥,女主人公说话的腔调也像四阿哥,两个人海誓山盟的时候,仿佛两个四阿哥…… 替太子代笔的容歆:“……” 皇长孙偷偷看了阿玛的巨作,不敢教阿玛知道,便偷偷和容歆道:“嬷嬷,虽然弘昭没看过话本,但是阿玛写得,好难看啊!幸好阿玛是太子!” 所以不会因为卖不出去话本而穷困潦倒吗? 容歆:“……” 太子风评被害,他们还不能解释。 容歆犹豫,是不是要劝太子放弃这个新的兴趣时,太子出于有始有终的美好品质,完成了他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话本。 “殿下……”容歆拿着装订好的书,问道:“这话本如何处置?” 太子举着一本《资治通鉴》,目不斜视道:“姑姑收好,莫要教第四人瞧见。” 第四人,便说明太子知道皇长孙看过。 容歆点头应下,将这一本书装在一个木盒中锁上,又放到太子行囊的最深处,只待回宫后便彻底束之高阁。 而皇长孙提前进入了水深火热的学习生涯。 太子瞧皇长孙毫无怨言,再一次问道:“弘昭,你真的想好了吗?其实这世间有许多极有趣的事情可以尝试……” 皇长孙先是茫然,随后坚定地点头。 第224章 御驾离开的第七天, 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布置地差不多,开始准备收网,下令之前, 两人来到太子面前汇报此事。 太子手里的书, 已经从话本换成了游记,四阿哥说话时, 他也眼不离书,等到四阿哥说完也没有任何回复。 四阿哥紧紧盯着太子,眉头渐渐锁紧,再一次问道:“太子二哥可有指示?” 太子怡然地翻了一页书, 淡淡道:“你和小十三不是做得很好吗?” 皇长孙正坐在另一张书案后读书, 见状,先是看向容歆,见她神色自然, 对阿玛的态度毫无反应, 视线复又转向阿玛和两位叔叔。 “弘昭, 读书不可三心二意。”太子甚至没有看皇长孙, “有不得解之处, 正巧你两位叔叔在,问便是。” 皇长孙心虚地低下头, 然后抬起头看向两位叔叔, 一脸认真地问出他方才疑惑的地方。 太子的意思,是让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为皇长孙解惑。 十三阿哥只比皇长孙这个侄子大五岁,虽说多念五年书, 可皇长孙读书的进度一向超过同龄的人, 他无法准确的解答, 便看向四阿哥。 这些天都是四阿哥在指导皇长孙课业, 然他此时却仿若未闻,依旧执着地看着太子。 皇长孙眨眨眼,只得跟着看向阿玛。 一时间书房内无人出声,视线大半集中在太子身上,太子翻一页书,四阿哥的眼神便会严肃一分,脸也绷得更紧。 容歆低下头,嘴角上扬。 太子:“……” 拗不过…… 太子便放下游记,从各处引经据典地回答了儿子的问题,整个过程,无论提起哪一本典籍的内容,哪几个大儒的不同观点,皆信手拈来。 皇长孙若之前还有几分态度随便,自阿玛开口之后,便极为专注地听起来,见或提笔记录。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亦是听得极认真,十三阿哥眼中更是渐渐现出惊叹,四阿哥却是一脸理所当然。 而太子说完,又给皇长孙点了几本书的名字,要求他接下来通读,随即又伸手去拿游记。 “太子二哥……”四阿哥严肃的声音响起,“对剿灭乱党一事,可有指示?” 太子无奈,“老四你什么都好,就是太死板。” “谢太子二哥夸奖。”四阿哥面无表情,道,“如今江南只太子二哥能够做主,敢问太子二哥可有……” 太子服了,抬起手制止,认真道:“胤禛你当差多年,惯来仔细,你的安排很妥当,我确实没有什么要说的。” 四阿哥眉头依旧没有展开,“太子二哥,抓捕乱党要调动地方驻军,万一恐慌生乱,易出事端。” “你既是已考虑到,自然该知,只要动驻军便会惊扰百姓,只能尽力降低影响,避免不了。” 太子一顿,再看向四阿哥时便明白过来,忍不住失笑道:“你且放心,若百姓慌乱,我自会出面安抚。” 四阿哥这才拱手,道:“太子二哥病体未愈,却心系百姓,弟弟多有不如,心生敬佩。” 容歆抬起医书,遮住嘴角的笑意。 太子手中的游记在笔架上敲了敲,正是四阿哥的方向,“是我说错了,死板二字实在与四弟相差甚远。” 四阿哥毫不心虚,甚至姿态上还有些许理直气壮,以至于十三阿哥看向他的眼神敬佩非常。 两人离开太子的书房后,十三阿哥问道:“四哥为何那般确定太子二哥会出面?” 他们来找太子之前,四阿哥便笃定太子不会真的以养病为由万事不管,当时十三阿哥就问过,只是四阿哥并未对他解释。 而此时,四阿哥听了十三阿哥的问话,回身看向太子的院子,道:“这是大清最优秀的储君……” 书房内,容歆和太子亦在聊四阿哥和十三阿哥。 容歆笑道:“四贝勒幼时便极有趣,这些年还以为他深沉内敛了,没想到偶尔一言竟是颇为风趣。” 皇长孙不自觉地分神,着实想问一句:嬷嬷果真管这叫风趣吗? 太子却是重新端起书,平静道:“老四确实内秀于心。” 容歆含笑点头。 太子忽然看向皇长孙,“弘昭,如若不想读书,便离开书房。” 皇长孙立即坐正,认错道:“弘昭知错,再不敢分心。” 容歆看向皇长孙,这孩子大概平时没在读书时走神过,翻书的间隔都变长了,他自己还没意识到。 而书房内,至始至终没受到任何影响的,只有东珠。 …… 随后的几日,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出现在太子院子的时间大大缩减,行宫内一片平静,行宫外的德州乃至整个江南,却是风起云涌。 江南是反清复明组织活动的主要地区,且自清军入关便经营多年,无论是早年便从未断过的“朱三太子”,亦是如今势力不小的天地会,都是康熙的心头大患。 康熙临走前作出安排,在返京途中远途遥控,不过抓捕乱党的主要还是四阿哥和十三阿哥。 各地衙门和驻军听令,突然发难,乱党未有准备,反应不及,迅速被击散,溃不成军。 不过乱党之中许多人平素隐藏极深,突然被捕,不可避免地导致周遭百姓人心惶惶。 此时便显出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思虑深远,“大病未愈”的太子殿下适时出现在百姓面前,安抚民心。 太子在民间的声望极高,多数百姓信赖于他,哪怕还有人不死心地在背后挑唆,依旧只是打出小水花,不及太子一言一语。 百姓们向来能过安稳的日子便不愿作乱闹事,而江南的世家大族,不介意浑水摸鱼,却不愿在明知是做无用之功时,还与大清作对,损害自身利益。 其中早已投靠康熙和太子的士族,更是会尽力用自身势力稳住局面,使江南不乱。 他们这一遭雷厉风行,重重地打击了乱党势力,使其元气大伤,数年无法恢复。 而太子“彻底痊愈”回京的路上,十三阿哥仍然遗憾于未能将乱党一网打进,皇长孙则是与十三叔同仇敌忾。 他们二人年轻气盛,太子和四阿哥却非如此。 太子近来新添了许多兴趣,容歆不许他在马车上看书,太子便寻来一架古琴,每日在马车上抚琴怡情,并且强烈邀请弟弟们同乘,近距离听他的琴音。 琴声悠扬,十分悦耳,可伴着马蹄声和车轮声,无人有心情侧耳倾听,甚至想要交谈顺畅,还得大声说话才行。 此时,十三阿哥和皇长孙又在大声声讨乱党的不臣之心。 太子:“……” “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