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页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后,定下封建制度,把子孙封为藩王,对防止藩王谋叛,异常严密,例如若不奉诏,藩王不许人京,即在藩地,出城扫墓,也必须奏请。藩王之间,不许往来,更不得干预朝政,一犯禁令,立即削爵贬为庶人,送凤阳府高墙“牢狱”永远禁锢。 这些严密的规定,便是太子所说的祖训。 明神宗朱翊钧虽然宠爱郑贵妃母子,但这次朱常洵私自入京,犯了祖训,即使查不出叛逆实据,这大罪也难逃了。 加以朝野的大臣名流如顾宪成、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等都是拥立太子的人,尤其是顾宪成,在万历廿二年时,就因立嗣之争,辞官归里,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一时天下景从,名士清流,组成了东林党。 虽然在野,影响极大。 顾宪成是拥立太子的人,明神宗虽偏爱庶子,也有顾忌。 魏忠贤起初见郑贵妃母子得宠,因此互相利用,借郑贵妃之力夺取东厂,后来一看内外形势,对郑贵妃不利,于是又归顺太子,更增加了太子的优势。 因此太子才洋洋自得的对林逸、练霓裳、卓一航说出那一番话。 林逸眉头微皱,暗自摇头,对这位略显精明太子的好感,瞬间大幅度下降。 第四百八十四章 郑洪台 林逸看着太子,暗自摇头。 那位二皇子虽然不怎么样,但与太子毕竟是兄弟骨肉,这位太子殿下也太凉薄了。 太子把想谋叛的弟弟捉了,本是应该,但这样幸灾乐涡,却非人君的风度。而且孟灿为太子而死,太子听到死讯,虽然表示惋惜,却一点也不哀悼,反而在这里饮酒作乐。 如此一来,林逸直接给这位太子打了个大大的差评,原本准备扶持一下这位太子的心思,也就淡了。 至于当今的皇帝,年事已高,也非良选。 林逸心说,要么自己扶持一下这位太子的儿子?反正这位太子继位后,也就做了二十九天的皇帝,直接就一命呜呼了。 太子并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表现,几乎是从天堂到地狱走了一遭,正举杯笑道:“你们且看我门下卫士的轻功妙技!” 林逸、练霓裳、卓一航举头观看,只见庭院中四个汉子,肩头上各顶着一枝长长的竹竿。 每根竹竿上攀一个少年,左手握竿,右手执剑。 四名大汉肩头顶竹竿绕场疾走,竹竿上的少年作出种种姿势,或作“倒挂珠”,或作“平伸雁翅”,或以足钩竿,或以指定竿,姿势十分美妙。 杂技中虽也有这样节目,但攀附着竹竿演技的人,却远没有这么灵活。 四名大汉抱着双手,在场中穿花蝴蝶似的左穿右插,肩顶着的竹竿颤动不休,弯下了一大截,但竹竿上的少年却是嘻笑玩耍,好似稳如泰山。 看得出来,竹竿上的四名使剑少年都非庸手,放在江湖上也算是一方高手。 卓一航道声“好!” 林逸也看得津津有味,控制着跟拍仪器,来了几个特写,与直播间内的观众与粉丝们分享。 唯有练霓裳不置可否,冷眼瞧着。 太子微笑道:“这算不了什么。” 说着,一击掌,四名大汉左穿右插,上面四个少年也是东一剑西一剑,交互混战,真是极尽龙蛇衍曼的奇观。只见四个少年,虽是混乱刺击,并无固定对手,但却颇有法度。 这四个少年的轻功造诣,已非寻常可比。 太子又击了击掌,卫士班中蓦地走出一个五十余岁,紫膛面孔,山羊须的汉子。 汉子手上也拿着一根竹竿,走到场心,把竹竿折为两段,在庭中一竖,身子腾起,双足点着那两根竹竿,身形晃了几晃,便定了下来。 要知竹竿竖在地上已难,而支持一个人的重量更难。 这人非但轻功高妙,力度也用得恰到好处,才能稳住重心。 这人站稳之后,叫道:“来吧!” 那四名汉子,肩头上顶着竹竿,绕着他打转,竹竿上的少年发一声喊,忽然一个个的跃下,持剑向他疾冲! 那人身手极为矫捷,站在两段竹竿上纹风不动,四个少年先后向他冲来,他伸出两手,一接便抛,就像耍杂技的人抛飞刀似的,把左面冲来的少年抛向右边,有右面冲来的少年抛向左边。 一抛又接,一接又抛,更妙的是,那些冲来的少年给他一抛,又恰恰抛到那四名大汉的竹竿上,就像演出一场飞人大杂技,好看之极。 太子再次击掌,场中的人倏然停止,四名大汉取下竹竿,竹竿上的少年也各个跃下。 那个紫膛面孔,留着山羊须的汉子,微微一笑,也跳下地来,那两段竹竿,却仍然竖在地上。 林逸、练霓裳、卓一航都是眼力极佳之人,都看出那两段竹竿短了一截。 那汉子哈哈大笑,把两段竹竿拔起,地上竟然留下了两个小洞,须知竹竿质柔,泥地甚硬,这人竟能运用足尖的内力,把这竹竿插入地内。 这份功力,确是非同小鄙! 太子把那汉子招来,给林逸、练霓裳、卓一航介绍道:“这位是西厂第一高手,现父皇拨给我使用,名叫郑洪台。几位武艺高强,你们正好交个朋友。” 郑洪台! 原来是他。 林逸心说这不就是与那应修阳合谋的两个明朝内奸之一么?直播间内的观众与粉丝们,昨天还讨论此人,没想到此人就上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