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惊门在线阅读 - 第11页

第11页

    刘书君见成天乐发愣,面不改色地在旁边细声道:“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首先就讲究节约理财、注重最合理的消费。这家荣阳楼是苏州百年老字号,我们可以用最合理的消费品尝到真正的山塘街特色,帅哥,你说是不是?以前见过这种百年老字号吗?”

    成天乐回过神来,呵呵笑出了声:“见过,当然见过!我住在上海的时候,附近有家小吃店叫‘一壶春’,据说也是百年老字号。他家只卖两样东西,生煎包和牛肉汤,其实主要就是生煎包,但是光吃生煎包太腻又容易噎着,所以又加了一碗汤。”

    他干嘛笑的这么开心?因为刚才进门前他说要请客,已经做好了出点血的准备,不表示表示,也对不起搂着自己胳膊逛街的美女和一路背包的于飞呀!结果一进门发现是这么便宜的一家面馆,原来于飞和刘书君把他带到这儿吃饭,上哪里找这么善解人意的人啊?

    成天乐进门后很豪爽地挥手道:“说好了我请客,你们谁也别抢着结账,千万别客气,随便点!”

    于飞是真的饿了,他叫了一份虾仁大排双浇面,又叫了一份爆鱼焖肉双浇面,最后又消灭了一盘生煎包。刘书君稍微客气点,但也没少吃,先来了一碗小馄饨解渴,又吃了半笼汤包,最后也要了一份双浇面。成天乐微微有点吃惊,这姑娘看着很秀气,但饭量不小啊!可能是陪自己逛街累了吧,他有一丝歉意,心中暗道:“等我有钱啦,一定要请他们去苏州真正的百年老字号大饭店,好好撮一顿!”

    于飞现在吃面的样子,可一点都不像一家大型跨国企业的高管,或许他们的企业文化真的很朴素吧,但成天乐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他吃了一碗大排面、半笼汤包,就感觉已经饱了,吃饭的时候注意力全被电视节目吸引过去了。

    饭店的墙上挂了一台电视,店老板和服务员有空的时候也坐在旁边看,成天乐的位置正好正对着电视,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节目,被逗的咯咯笑。刘书君不解的抬头问道:“帅哥,你在笑什么呢?”

    成天乐一指电视:“你们看,那幅画多有意思啊,画的就是山塘街!那个人居然说是唐朝的古画,还拿到现场给专家鉴定,上了电视节目!”话音未落,正在看电视的老板和几个服务员全部笑出了声音,店老板正在喝茶,结果喷了一桌子。

    到底什么事情这么可乐啊?电视里正在放的是一辑专题节目,由中央电视台和苏州电视台合办,名为“寻宝——走进苏州”。

    随着近年来收藏投资热不断升温,本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则,原本严肃的文物鉴定工作,也有了娱乐大众的功能,成了收视率很有保障的一档节目由于享有专家资源优势,中央和北京台在此类节目上做的最为出色。

    为了和地方卫视综艺娱乐节目竞争,中央电视台的相关节目组也走出了北京,策划了一期又一期在各地寻宝鉴赏的专题节目,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高潮,就与“心连心”演唱会差不多,每次都找某个地方合作,这一期节目做到了苏州。

    两千多年的苏州古城,就算是一些老宅房梁上拆下来的木雕,也堪称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苏州民间的“持宝人”当然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至于这些古物在当今收藏市场中的价值如何,很多人都怀着期待来到鉴定现场,请国内的权威专家一观。

    但是这期节目的最高潮,却不是什么珍贵文物出现,而是一幅令人目瞪口呆的“古画”!

    成天乐看见的节目很像是现场直播,但其实早在一周前就录制完毕,所有的画面都是剪辑后的结果。而当时的节目现场,又是另外一番情况——

    ……

    主持人喊道:“下面请第八号持宝人李先生上场!……李先生今天带来的藏宝是一幅完整的唐代古画,画幅高三十二点八厘米,长一百二十九点七厘米,立轴,描绘的是唐代宝历年间山塘河刚刚凿建后的风景与人物。如果鉴定为真,其价值不可估量,将成为我们这次‘寻宝——走进苏州’活动的最大收获!这幅画究竟是不是唐代真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随着音乐声,第八号持宝人走到了台上,手里拿着一卷立轴,按照节目要求,在将“宝贝”交给专家鉴定之前,持宝人先要介绍一番藏品的来历,至于说的话是真是假,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位“持宝人”名叫李万,今年三十六岁,长得白白胖胖模样甚是和善,他在苏州开了一家名叫“安捷通”的系统集成公司,主要经营网络通讯、安防监控等,生意做的还不错。他手中的那幅画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得来的,在一个旧书摊上花了八千块钱买下,上面有几处历代的题款和印章,看来历史上有不同的人收藏过,但都不是什么名家。据他一个懂行的朋友鉴定,那幅画是唐朝的真迹,画的就是白居易刚刚开凿山塘河时的风景。

    唐代的真迹啊!不仅是稀世的古董而且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该值多少钱啊?想当初是八千块买的,现在八十万根本就别想,八百万也挡不住,至少也得是八千万吧,说不定还不止,弄不好是国宝级文物呀!但它能是真的嘛?李万的心里异常忐忑,拿着画卷的手都在轻轻发抖。

    但他还是尽量保持了镇定,让声音不要发颤,如实介绍了手中这幅画的来历,是几年前用八千块在一个旧书摊上偶尔购得。当时他就没以为它是唐代真迹,因为画轴和装裱的痕迹太新,画面完整几乎没有一点损坏。但是画上却有清末时期收藏者的题跋,就算是后代人的临摹作品,也是很有价值的,所以他就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