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程藏之笑看他一眼,京兆尹这个官位比大理寺寺卿贵重,这个您字是冲着他河西节度使唤的。 他道:“京兆尹客气了,本官最多改邪归正了。” 周农绷着笑容,程藏之把他原本要用的词说了出来。但这满朝,也就颜岁愿够资格贴个‘正’字。 “您这说的哪儿的话。”周农补过饰非。 程藏之神色如旧,道:“世道浇漓,人情纸薄,周大人能说出方才那番话,我倒觉得大人心纯志清,很是钦佩。” 人在宦海,身不由己,一言一行都要慎重,周农方才那句话虽胆大的很,但却不失本心。 周农讶然,“程大人海量,方才是周某不够谨慎。” “周大人,也该好好想想世道人情了,看看还值不值得你捍卫。”程藏之拍拍他的肩,一重一轻的像拍打在他心上,“颜大人还没来吗?” 几步外的官差,回他句尚未来。 程藏之自忖着:难道是操之过切,吓到他了?不对啊,他都耍了三年的流氓了,亲一口也不是多越界的事,总不至于把人吓没了吧? 程藏之越想越焦灼,一颗心跟火烤似的,撒点佐料就能当盘菜了。颜庄的将军铭牌没拿到手也就算了,连没煮熟的颜岁愿也要飞了? 不成不成!程藏之抬脚将乌七八糟的事一股脑甩给了周农,火急火燎的去骚扰刑部尚书。 被偷香窃玉的颜岁愿自程藏之走了后,便回了卧房——睡了半个下午。 天色渐暗,佑安在卧房里点了蜡烛,待其他下人送了热汤来,打理好一切事宜后默默退守房外。 颜岁愿这一觉睡得水深火热,他觉得自己曾见过程藏之,说不出熟悉以及莫名的悲怆充斥的他头脑浑浊。 一番焚香浴身,颜岁愿换了身雪白的袍子,将颈上链子取下——这是他自己在军中佩戴的铭牌。 十年前山南道谋反,他伯父调遣过半军力,以致他父亲与中宁部余部被契丹突然发难,军力悬殊致使诸多将士同他父亲一起青山埋忠骨了。而他母亲贞烈,一年后随他父亲去了。 五年后他受征上京,在来青京之前,他把父亲的铭牌埋葬在他母亲的陵墓了。 颜岁愿攥着半指长的铭牌,神情凝重,不由得再次思索——程藏之为何总想摘他的铭牌?他知道颜氏男子的铭牌最终是何归宿吗? “大人,程大人来了。”佑安突然来禀。 回神的颜岁愿将铭牌挂回了颈上,不论朝廷当年为何征召他为官,他的初心就如同这铭牌,不管他人在不在中宁军都系在他身。 管不住腿的程藏之还是溜到颜岁愿的卧房,是时颜岁愿穿戴整齐,青丝未束,一张面容清淡如水。 程藏之最扛不住的是他眉间的淡雅,只看一眼就能让他沉沦,心上始终有根羽毛轻挠——酥痒难耐。 “那个,你晚飨用了吗?”程藏之忍住搔首挠耳的欲望。 “还没,”颜岁愿顿了顿,“不过应该快到晚膳的时辰了。” 门边上的佑安神情一僵,最近有日短夜长的趋势,天色暗的早,可是现在也才申时(1517)末,距他家大人口中快到的时辰整整差了一个时辰! “能多添双筷子吗?”程藏之得寸进尺之余又担心颜岁愿谢客,“要是贵府觉得费事,我可以自带碗筷。” 颜岁愿深视他一眼,程藏之一点出息都没有的念头再次浮现脑海。 “一副碗筷,颜府还是有的。” 听到颜岁愿松口,程藏之心口的起伏才敢明显些,暗暗的深吸了口气。 “那你先忙,我去看看厨房做什么菜。”程藏之拎着佑安带路,脚下生风,生怕颜岁愿反悔。 颜岁愿也松了口气,重温旧时,蓦然发现青京三年,记忆里竟然只有程藏之是鲜活的,除此之外再无旁人。 他捏了捏胸膛前温热的铭牌,默默束齐了自己的青丝。 假如时辰能倒退,颜岁愿绝对会请程藏之吃闭门羹,省的这厮挑三拣四。 活了二十五年的颜岁愿还没见过吃芹菜要吃菜叶的,生姜不要,葱蒜不要,四角不要......诸如此类的佐料一律不要,颜岁愿看着程藏之一双筷子跟夹菜跟要命一样,这个要避开那个也要避开。 终于,他看不下去了,自己的筷子啪的敲打程藏之的筷子,把程藏之不动的菜挨个的给他夹到碗里。 “闭门羹跟这些,自己选。”颜岁愿还真没见过这么事的人。 程藏之紧紧盯着手里那双筷子,“咱两换双筷子。” 话音未落,颜岁愿手里的筷子就程藏之顺走了,而后程藏之认真且一脸要死的开始吃菜。 “有这么难吃吗?”颜岁愿皱眉。 程藏之放下筷子,认真道:“不是,是我的胃不太喜欢这些。” 青京地处北方,口味偏重,看着菜肴里五花八门的佐料便知颜府的厨子显然是地道的北方人。 “你除了眼睛不好,还有什么不好?” 颜岁愿原本是想说,原来你除了眼睛不好,其他地方也没处好的。转念一想,还是不要刺激他了。 他让佑安把程藏之的食碗撤下,给程藏之上了碗清汤。 “唉,你中秋怎么过?没有人一块的话,我陪你啊,不收费。”程藏之灌了口清汤,胃中舒爽多了。 颜岁愿抬眼看着他,“我有没有人一块过中秋,程大人不是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