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书迷正在阅读:(红楼同人)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火影同人] 我妻今天和止水同居了吗、[崩铁同人] 人有五名,迫害其四、只有我能做姐姐的男朋友(姐弟骨科)、满级绿茶穿成炮灰女配(快穿高H)、但丁密码、艳鬼翠儿np、跟我打炮的大鸡巴老男人是我舅舅、双生:暗世之瞳、[综漫] 和英雄恋爱吧
乔尼在设计时,选用了大?量紫色系的颜料,参考海特村常见的招贴画风格,塑造出前卫迷幻的视觉效果。如果仔细分辨,人们?可以看出封面上别无他物,只有一朵紫色的花。 《紫》的唱盘没有选用黑胶材质,而是使用了此时不算常见的彩盘技术。整张唱盘通体?都是紫色的,甚至还?有点隐隐约约的半透明质感。拿到样品后,威廉爱不释手,它真的漂亮极了。 “它的质量可没有黑胶好,比黑胶脆弱娇贵很多。”穆格说。 “这正合适。”威廉将它对着?光看,“就像爱与和平一样。” 1967年夏天,没有任何征兆,青鸟乐队的lp专辑《紫》正式发行。 没有前期宣传,没有电台打榜,这张漂亮的紫色专辑突然出现?在了各大?唱片行的货架上。 青鸟乐队的名号外加漂亮的装帧设计,让人们?不假思索地将它买回家里?。 许多人在晚饭后,懒洋洋地躺在起居室里?,将这张紫色唱盘放进唱机,无论他们?期待着?什么,他们?都一定没有想到会?听到接下来的一切。 首先是一种闻所未闻的声音,好像一根针刺向了尾椎骨,让人差点从沙发上蹦起来。然后,浓重的电子合成?器和节奏繁复的鼓点加入,猝不及防将人吸入一个迷幻的世界。 威廉的声音也?加载了失真的效果:“向西开,一路向西!” 背景音中的噪点像是汽车的引擎。 乡村、古典、摇滚、融合爵士……人们?无法分辨这歌曲的具体?风格,难以置信的和声结构像一张网将他们?牢牢缠住,只能瞪大?眼睛等着?音乐将他们?抛出去。 这音乐太复杂了,每秒钟都有那么多事在同时发生,所以当人们?被这首激情昂扬的开场曲抛向柔和的第二首歌曲《紫色的花》时,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那首开场曲只有一句歌词,剩下的全是纯器乐演奏,并且持续了整整7分钟。 一首接着?一首,这张紫色专辑前所未有,陌生而又独特,人们?第一次听,甚至说不上自己喜不喜欢它,但是每一个人只要开始听,就将它听完了。 它的编曲很复杂,歌词讳莫如深。这是一场旅程,从纽约到旧金山,送花的女孩,公社里?自给自足的生活,城市中放浪形骸的青年。对社会?现?实的悲观,对爱的追求,一不小?心就落入颓废的深渊,易碎的乌托邦。 人们?跟着?音乐或哭或笑,直到最?后一首歌,如同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威廉将构筑的一切美好摔碎,露出赤裸裸的现?实,一切戛然而止。 和平与爱转瞬即逝,脆弱万分,它们?的力量永远撼动不了冷酷、自利与暴力。尽管如此,威廉依然选择那一边,哪怕已?经遥望到失败的结局。这就是他本人的理想主义,也?是他在专辑中给出的答案:人生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为了践行本心。 唱片在唱机中毫无意义地空转,等待人去按停。 人们?倒在地板上,迷幻的音效犹在耳边,世界在眼前旋转,意识进入了第四维度的空间。当他们?回过神来,不知今夕是何夕,只隐约记得?一个紫色的梦境。 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紫》发行的第一个周末,街上静悄悄的,那些游荡的嬉皮士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异常的景象甚至引起了警方的警惕。事实上,他们?只是都在家里?听青鸟的唱片。 “威廉是个巫师,”第一次,那些乐评人没在开玩笑,而是真心实意地说,“去听听他的《紫》——那音乐里?有魔法,不是假话!” 第139章 最伟大的作品 毫无疑问,《紫》这张专辑大获成功。 尤其是那些乐评人,他们简直赞不绝口?: “威廉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从?第一首歌曲前奏的特雷门琴,就彰显出这张专辑十足的野心。先进的技术手段,灵活的编曲方式,共同造就了这张概念专辑。” “是的,我称其为‘概念专辑’,很多人认为它应该被包含在‘实验音乐’中,然而从?它讨人喜欢的听感上,我认为它已经超出了所谓探索的范畴,而是非常成?熟的艺术作品。” 他们赞叹道:“如果说《海妖》是威廉走向艺术大师的第一步,《紫》就让他直接跨越了一个世纪,从?古典艺术大师成?为了现代艺术大师。” “他超越了整个时代,再多的赞誉送给《紫》也不为过?,只是我比较担心它的市场表现——也许它是留待未来发掘的一部?经典。” 乐评人当然会有这样的担忧,因为一般来说,所谓“实验性”、“艺术性”的东西?,大众反响并不一定好?。所谓超越时代,换个表述方式就是当下理解之?人寥寥。 然而《紫》并不一样。 它卖爆了,彻头彻尾地卖爆了。 一开始是在嬉皮士的群体?中。蒙特雷音乐节的余温尚在,威廉和他的青鸟乐队本来就在嬉皮士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许多嬉皮士都崇尚探索内心世界,从?而对抗外界现实。当他们听了《紫》之?后,大受震撼。这群本来就精神敏感的青少年,听这张专辑时很容易陷入一种飘飘然的状态。他们的各种反馈被当做猎奇新闻刊载在报纸上: “那时候,我的魂魄仿佛离开了身体?,陷入了‘无我’的境界。我感觉自己并不存在,又好?像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