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学历和能力
同热闹的乡村不同,山东的各个城市又是一番景象! “我不服,我不服呀?” “我等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鲤越龙门,怎知现在竟然赢不了一个小吏!” 济南城潇湘馆,名妓飞雪姑娘的绣楼二楼中,几个举子搂着姑娘喝着花酒,嘴里还在不断抱怨。 豪强,大户人家之所以长久不衰,甚至可以传承千年。 乱世中分散投资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国时候的诸葛家族就是其中的例子,只不过人选有点问题,后世人云,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的其狗。 现在天下打乱,大家都知道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聪明人已经开始投资下家,为将来做准备。 只是这个选择不容易,实力最强的鞑子,虽然占领了关外,几次入关都给中原带来了深刻的伤害,只不过东北太远、太冷了,又是异族。 除了混不下去的读书人,一般不会去关外。 那些江南的大家族就是想选择投资鞑子也不容易,路途有些远。 当然了如果鞑子入关拿下京城又会不一样。 对读书人而言只要对家族有利,脸面这东西不重要,京城的那些官是闯王来了投闯王,鞑子来了投鞑子,可以说只要有利益祖宗都能忘了。 现在鞑子在关外,流寇也不成气候,没有稳定的地盘的他们还不是大家考虑的对象。 雷家军拿下了山东这让大家多了一个选择,不同于河南、湖北的流寇,雷家军是把山东当成了根据地来建设,要不然也不会发布招贤令了。 虽然雷家军的政策对乡绅很不友好,官绅一体纳粮,打破了千年来的习俗。 不过没关系,只要能延续家族,吃点亏就吃点亏,以后想办法赚回来就是了,传承千年的家族对这一套早就熟能生巧了。 不过局势还不明朗,江南的大家族不会贸然派自己的嫡子,继承人过来。 派出的都是旁系,或者不被重视的庶子。 如果投资成功了,那么家族势力就会更近一步,失败了也无所谓,庶子不就是用来牺牲的吗? 再说了江南文风鼎盛,这里随便挑出一个举人都能横扫北方。 那些旁系子弟和庶子来的时候还信心满满,认为以他们的实力这次绝对能独占鳌头。 等到了山东才有点傻眼! 因为雷家军的招贤令中,提到只看能力,不堪学历和出身,就是小吏、杂役也无所谓,一样可以当父母官,打破了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唯一标准之后,官和吏九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让很多人不高兴同时。 也让无数小吏看到了希望。 明朝建立二百多年来,官场已经形成固定的规则。 你要当官最低标准必须是一个举人,而没有特别好的运气,举人一般也做到五品就顶天了。 要想做高官,那么你必须中进士,两榜进士,要不然……! 在明朝,有很多微未小吏,他们这些人大多是科举不畅,只是秀才或者秀才都不是,为了生活,他们投身衙门,做文书,刑名,师爷之类的工作。 别看只是小吏,其实明朝官府的运行其实就是由他们负责的。 但是在明朝的制度下,他们永远也别想走上前台,别想出来当官! 因为在前面不知道有多少举人等着选官上任呢! 这么说吧,如果你没有特别硬的关系,做了举人虽然吃穿不愁,但当官不知道到要等多长时间。 甚至在文风鼎盛的江南,因为举人太多,官府照顾不过来,生活都有可能陷入困境。 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就是这样,虽然是举人,但因为没关系,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 直到有人资助他进京赶考,中了进士才一飞冲天。 举人都在前面排对,秀才、童生工作干的再好有什么用。 这些小吏心有不甘,也没有办法,现在看到雷家军的招贤令,顿时眼前一亮。 如果是考科举,做文章,扔下八股文多年的他们肯定不会是那些死读八股文的人对手。 但是招贤令上说了,不看学历,看能力! 而这能力,雷家军要求的肯定是治国的能力,他们在衙门历练这么长时间,能力肯定有的。 在明朝这边虽然能在暗中撑握权力,但没有保证,上面一句话他们就得卷铺盖回家。 因为他们不是国家正式的员工,不属于国家编制。都是县令聘请的合同工。 就是其俸禄都是县令自己支付,当然,朝廷有规定,县令可以在每年的税收中留下一部分用于行政资金,“吏”的薪水也是由这里出。 如果惹县令不高兴,或者换一个县令他们都可能失业。 既然这样他们为什么不拼一吧! 于是山东周边省份,许多衙门的师爷,书吏甚至捕快纷纷出走,让这里的许多政务陷入一片混乱,没有了师爷,书吏的帮衬,那些正统从科考出身的官员顿时两眼一摸黑。 江南大族的旁系子弟和庶子来到济南,看到的就是这个景象,招贤馆内已经人头攒动,一眼看过去至少有上千人。 因为官员缺口太大,所以进入招贤馆的门槛很低,只要会读书写字,按照要求读几篇文章,写几段话,但凡读过几年书的人都能过关。 那些旁系子弟和庶子看着这么多竞争对手,先是一惊,然后相互了解一下发现这些人大部分是秀才,有的甚至秀才都不是,只是童生立马趾高气扬起来。 后世对科举的进行过分类,童生差不多相当于高中生,秀才是大学生,而举人是研究生,进士就是博士甚至博士后了。 一个招聘县城,研究生,博士生看到自己的对手只是大学生、高中生肯定不屑一顾! 这些人连对手都算不上,真正的对手是他们这些从江南来的自己人。 大家相互看了一眼,心中想法不言而喻! 可是,等招贤馆负责人询问这些人,准备考哪个科目,做好比试准备的时候,大家傻眼了。 朱元章拍读书人给自己捣乱,把科举的杂科全部取消,只留下进士一科,还对其做了规定。 只考取八股文,从四书五经中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 这是对汉民族最大的犯罪。 后世评价,八股取士毁灭文化堪比秦始皇的焚书,而毁灭人才比坑儒危害还要大一百倍。 为什么明朝科技水平不断下降,到明朝末年全面落后西方社会,和八股取士有很大的关系。 雷卫东招募人才当然不会招募那些眼高手低,只会做文章的废物! 而是根据需求把笔试分成了钱粮会计、刑名律例、文书案牍,军略参谋、工科五大类。 钱粮会计旨在选拔财务方面的人才,随着技术进步,商业的发展,以及商业税的开增,这方面的人才雷家军极度短缺。 刑名律例可以分成两大类,刑侦和刑法,顾名思义,刑侦就是需要办案人才,相当于明朝的捕快,后世的刑警。而刑法就是要求精通法律,相当于明朝的刑名师爷,后世的法官。 文书案牍范围大一些,主要是负责来往文书的处理,人员的管理等方面人才,在后世就相当于领导的秘书,办公司文员这类人才。 军略参谋这类人才雷卫东十分看中,旨在选拔一些能对国家的大政方略做出判断,具有宏观全局意识的高级人才。像三国的诸葛亮、郭嘉,河南的李岩,鞑子那边的范文程都是这方面的人才。 至于工科也好解释,雷卫东主要是想选拔一些对技术特别感兴趣的人才,希望招聘来推动各类科学技术的进步。 看到比试中没有熟悉的八股文,无论是江南还是周边省份的举人都傻眼了,就是他们当中的几个进士也一样。 虽然说研究生、博士生比大学生厉害,能用研究生不用大学生,能用博士生不考虑研究生,但是在招聘会上两者进行对比的时候,大家还会加上一句话,相似专业。 你让一个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去竞争法院的职位,一个物理专业的博士后和美院的学生去竞争美术设计。 只要招聘人员不是傻子,想弄几个花瓶摆放,选谁一目了然。 这些举人,进士都是写文章的高手,放在后世都是作协里的大拿,但是让他们去做法律、财务方面的工作,估计……! 看到五大专业中没有进士专业这一项! 来到济南的举子和进士们登时就怒了! 他们甚至在原巡抚衙门门口进行集会,送请愿书给王公弼,要求他转告雷大帅,笔试中必须加上进士这一科目,要知道明朝取士数百年,进士这一门的重要性已经被天下读书人认可。 王公弼接到请愿书不敢怠慢,连忙来到大帅府,也就是原来的德王府,交到了雷卫东手上。 雷卫东的批示很简单,这是招贤令主要是针对七品以下的职位选拔人才,不是科举考试,你们想考进士,后年三月份科举考试在过来吧! 雷大帅的回答,让聚集在原巡抚衙门的举人们有些无语,人家都说道这份上了,你还能做什么。 进士不是不考,只是没到时间,想考的话后年来就是了,这次招募的都是小官,用不到进士这样的高级人才。 众人无语,自能选着“文书案牍”这个还有点接近的专业进行考试,结果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赵兄!你准备回去吗?”一名举子让自己身边的女子让开一点,拿着酒杯来到了姓赵的举子身边。 “李兄,我占时不回去了!”姓赵的举子摇摇头,“家族派我过来就是要好好了解一下雷家军,最好能进入他们内部,如果我现在回去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赵兄还要再考!”姓李的举子道,“虽然下个月还有笔试,但雷家军可是有规定,一个人一年只能考两次,你只能半年以后再考了!” 雷卫东之所以做这个规定,其实很简单就是减少招募人员的压力,防止有人不服气,月月去考碰运气,造成巨大的浪费。 “半年就半年,又不是科举考试,一次不中就要等三年!”姓赵的举子道,“我现在才三十岁,完全有时间学习新的知识,这次考试的题目其实不难,我只是因为没见过才落榜的。 这半年中我决定通过家族拜访一下衙门中的朋友,了解一下文书案牍包含那些工作!我就不相信了我会败给那些秀才都不是的人!” “赵兄说的不错,就好像吴兄,他就是因为新欢看律法的杂书,才过了刑名律例的考试,后面面试的成绩也很好,听说这次安排他到淄川县担任法官,负责审案的工作。 虽然只是一个八品,但听说做的好了,一年就能升好几级,现在雷家军缺人严重,升官比较快,要是过几年,进来的人多了,位置占满了那么想升官就难了。 “不错!李兄说的对!”旁边一个搂着女子正在亲亲我我的举子突然开口道,“想升官,一是你上面有人,二是你上面有位置。 只要能做官学什么还不是一样!四书五经难道真的那么重要,还不是因为考试考这个大家才看中的” “就是!”又一个举子开口道,“既然雷家军不喜欢四书五经,改就是了,我们还年轻,还有时间,就可怜那些年龄大的考生了!” 说着举子看了看楼下,下面有两个五十多岁的老举子正在喝闷酒,一边喝还一遍骂雷家军无知,放弃朱程理学是自取灭亡! 明朝不以言论罪,没有文字狱,读书人口出狂言,也不会出什么事,不像清朝,从千古一帝康熙到十全老人乾隆,中间的文字狱不知道发生多少次。 因言获罪的读书人不知道有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谁敢骂皇帝,说皇帝昏庸无道! 就说修园子,正德皇帝也就是修了一个豹房,花了二十多万两白银,房屋200余间就被人骂的不清,说他荒淫无道。 而康熙皇帝修圆明园,花钱亿万两白银也没有人骂他,反而都是夸他的好话。 其原因很简单,敢骂的人都死光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能杀人满门,就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