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大明嫡长子在线阅读 - 大明嫡长子 第451节

大明嫡长子 第451节

    朱厚照话风不改,面色也比刚才更加认真。

    “如果真有那个时候,王先生,你会知道朕得选择的。”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虽然不是多么伟大的性格,但是要他当个南逃的天子,那是绝对不可能。

    “陛下!”

    说话间,侍从室一向稳重的靳贵忽然有些冒失的快步走了进来,他手中拿着一张纸片儿,上面有几滴椭圆形的鲜红血迹。

    “陛下,石将军奏报!”

    朱厚照一听,夺步而去,“石将军,石奉?他没死?!”

    “回陛下,正是。石将军负伤昏迷之后,其部下使了金蝉脱壳之术,将他救了出来。而后一百余骑一路护送他回到了京师!这是刚刚递来的奏报,石将军也已经醒了过来!正在殿外请罪!”

    靳贵说完,皇帝也看完了。

    “这个石奉也是命大!”

    此番,朱厚照更加有信心了,石奉的骁勇没得说,最后虽然没守住紫荆关。但这朱厚照可以理解,毕竟他腹背受敌,而且鞑靼攻势极猛,虽然败了,但是多少年来明军也没杀伤过这么多鞑虏。而且,数据还是其次,作为朝廷之将,只要是战场之上有勇气的,都是好男儿。

    他不能理解、接受和容忍的是畏敌不前之人。

    “快快宣进来!这场反攻之战,若是没了他,还当真少了点味道。”

    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攻

    石奉这个时候回到京师入宫陛见皇帝,根本就是为了请罪而来。

    他奉命增援紫荆关,结果手下之兵几乎损失殆尽,紫荆关也让于敌手。

    按照正常的逻辑,这是应当杀头的。

    所以朱厚照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一点。

    “朕与诸位爱卿,都以为石卿已经以身殉国,只要是为国赴难,朕便不会忘记这份忠义。正常来说,你可隐姓埋名,为何还要入宫?”

    “回陛下,罪臣想再杀鞑靼!”

    王炳启奏说:“丢了紫荆关,陷京畿之地于危险之境,陛下,此罪,应罚!”

    朱厚照仔细看了一眼石奉的侧脸,那里有一道血红的月牙弯形伤口。

    “事可从轻,亦可从权。朕以为,鞑靼兵犯京师,正是用人之时。石将军的确吃了败仗,该罚的,朕不会不罚。但朕在战事之初就说过,此战为我大明与鞑靼之死战。

    既是死战,则一切愿意杀敌之人皆可为我大明之兵。石将军的罪,不轻,就是砍了头也不能说过分。但是当此之时,留着他哪怕再杀一个鞑子,那也是有益的。石奉,朕问你,你可愿再提刀杀敌?哪怕仅仅当一名兵卒。”

    “臣愿意!”石奉心中生出希望,喊出来声音都大了许多。

    朱厚照扫视了一圈大臣的脸色,看他们还是有些不松口的样子,便轻轻哼了一声,“朕当皇帝,就是这么个当法。石奉敢引兵出关与敌人短兵相接,此等悍勇之气,朕还未见多少将军有过!

    现在大明的国号为正德,所正的也有这份刚猛的武德!朕不管其他的,凡我大明将士,敢于亮剑,就是打败了,朕也不会杀头,为何?因为他是为了大明、为了朕在拼命!没拼成不要紧,朕陪着他们紧衣缩食、积攒军需,再拼一次!

    说到这里,他声音陡然提高:“你们再看看石将军,他身上的伤是为谁所受?身上的血又是为谁所流?!难道让他挨了鞑靼人一刀,回到宫里还要再挨自己人一刀!绝对不行!

    天子为九五之尊,要担天下之责,朕今日就要为天下人留下这一名败将!至于是非功过,千百年后,留待后人评说!”

    石奉听完以后大受感动。

    这便是英雄气概般的帝王。

    “罪臣谢陛下不杀之恩!石奉在此立誓,此生此世,必为陛下肝脑涂地,为大明杀尽北虏!”

    当李东阳和谢迁都走了以后,朝堂之上不会再有人在这种关口反对他了。

    实际上,王鏊、闵珪等人都是认同皇帝的人。

    皇帝有这番担当、有这番胆魄,这没什么不好。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

    当年正统皇帝要能像今天这样,待在宫里,把该安排的大臣安排好,何至于会有土木堡之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最后就是化成了一句三呼万岁。

    不过关于石奉的处置,还是要继续。

    他现在的官位是保不住了,毕竟打了败仗,如果没有一定的奖惩机制,那打败仗都成了无所谓的一件事也不行。

    “石奉,虎贲卫还有约一半的人,这些人也都是经历紫荆关惨败的你的旧部。朕还是将他们交给你,你降为指挥使,朱凤降为指挥同知。你,可愿领命?!”

    “臣愿领圣命!”

    “好。此刻,易州和涞水都有大军驻守,临时调动是为大忌。所以,你便去良乡县。这个时候,百姓抵抗鞑靼尤为积极,你到了良乡以后,朕允你招募乡勇,连接民兵,并与他们共同作战。望你不负虎贲之名!”

    “微臣,谢陛下隆恩!”

    ……

    ……

    石奉当时虽然昏迷,但他是力竭,身旁的属下一直护他周全,所以仅仅有些轻伤。

    从宫里出来以后,他便带上虎贲卫指挥使的令牌找到了朱凤。

    朱凤当日作战也算尽力,他被从紫荆关背面攻击的鞑靼军阻隔在外,但是没有逃跑,而是汇集虎贲卫所有士兵连续攻打了几次,最后实在是寡不敌众,他自己也受了点伤,头上也还包着纱布。

    也许男儿就是容易被军旅之中、同生共死的气氛所感染,朱凤在亲眼见证身边的人战死之后,性子也有些改变。

    他倒不是那种突然开窍,他只是想报仇、雪耻。

    石奉还好,他还有身为成国公之子这种面子上的东西在呢。

    祖宗大杀四方,子孙慌忙突围?

    说起来就是个笑话。

    “石指挥,什么时候出发?”

    “朝廷给了三日时间挑选虎贲卫中能战之兵,三日后午时出发。”

    “末将一定到!”

    按理说,石奉应该规劝他,虽说不是什么致命的伤,但至少要把伤先养好。但作为同样经历过紫荆关之战的人,他理解朱凤的心思。

    所以规劝的话他一句没讲。

    ……

    ……

    而这个时候的紫荆关,鞑靼大营。

    达延汗让他的部队获得了两日奢侈的休息时间,

    提这个建议的,还是马益谦。

    他认为像也先一样,马不停蹄的奔向京师不是什么好选择,

    他对达延汗说:“大汗尚有五万兵马,其中精骑仍有三万余,只要军心士气可用,兵为气足之兵,将为敢战之将,大明并没有能力击败大汗。除非像当年的也先太师一样,把一支精兵,跑成一支疲兵。与此相比,早两日到京师与晚两日到京师,又有什么打紧?”

    达延汗一听颇为有理,此外,紫荆关一战也确实太过艰苦,战士们不可能连续作战。

    现在经过两日休整,情况便好上了许多。

    但休整太多时间则不行,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他们的粮食快跟不上了。

    换句话说,到了出击的时刻了。

    另外,这两日,达延汗也没有完全的撒手不管,外出探寻的斥候,一个没少派。

    有些情况,他也了解了。

    “易州和涞水,都来了守军,这事你觉得要如何应对?”

    马益谦不以为意的说:“紫荆关都挡不住大汗,两座县城能挡得住?”

    这倒有道理。

    “但有个奇怪的现象。”达延汗也是头一次遇到,“本汗派出去的打探消息的人,总是有回不来的。这做何解?”

    马益谦也是知道的,“明军黔驴技穷,在鼓动民间百姓对抗大汗。”

    “百姓?哈哈哈。”达延汗和帐中各将军都哈哈笑了起来,“百姓安能抵挡住本汗大军?”

    这些人在笑,但是马益谦没笑,

    “此时说来确实滑稽,但问题在于,这是大明天子所定之策。”

    “所以呢?”达延汗不以为然。

    马益谦却心有余悸,“天子谋事,从来都是思虑周详的。”

    “他当真那么厉害,为何还会在紫荆关吃了败仗?!”

    “哈哈哈!”

    帐中又是狂笑。

    只有马益谦心中嘟囔,要不是我提醒,你们还在紫荆关前耗呢,也不知道有什么好耗的,人家在等援军,你们在等什么?

    哪里像现在,虽说有些伤亡,但局势打开,比被堵在紫荆关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换句话说,明朝这位天子的安排其实都没有出错,只是多了自己这一个变数。

    “传令!开拔行军!”

    呜!呜!

    军号的声音响彻山谷,轰轰隆隆的马蹄声能传至十里之外。

    这里一动,易州、涞水就开始收到消息,鞑靼行军较慢,所以紫荆关一失之后,两座县城里的百姓就大多逃亡了出去,几天的功夫,走了七八成,留下的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听了朝廷的旨意,选择了杀鞑子!

    所以当达延汗领兵抵达易州县城的时候,发现这是一座空城。

    “空城计?”达延汗也是知道些汉人历史的人。

    马益谦也搞不清楚什么状况,他是有些才学,但又不是不出世的谋士,不能做到事事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