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297节
书迷正在阅读:在选秀奋斗的我总被迫修罗场、和离后,他们都想娶我、【百合gl】纯gl短篇合集(高h)、暗潮、小海马娇养日常[七零]、杀戮拼图、我真有这么坏吗、八十年代顺风顺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凶残了、水天一色
王鏊抿了口茶,他也是文官,他不可能对锦衣卫有什么好感,但帝师说到底也是臣子。 “此事……老夫也想了较多。其实若是外臣屡屡抗上,则厂卫必会大兴。这是我大明无法祛除的痼疾。陛下想做一个有为之君,一旦碰上外臣阳奉阴违,除了扶厂卫,还能有什么办法?《道德经》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厂卫其实也是外臣自己‘养’出来的。” “总而言之,有些心不需要我们去替陛下操。当年太祖皇帝设锦衣卫、又撤锦衣卫。难道当今圣上不知锦衣卫的利弊?” 这件事让许多人产生抵触的原因还是因为此刻尴尬的五城兵马司。 文官系统本质上还是一个整体。唇亡齿寒也不是几百年才发生一次的神话故事。今天皇帝不高兴把五城兵马司丢在一旁,明天会不会就是别的衙门? “唉,”闵珪摇了摇头,“也只能如此了。不过锦衣卫也有一个好,他们最是清楚如何拍陛下的马屁,所以于百姓也确实秋毫无犯。相比于五城兵马司的一些畜生,还是好一些。” “这便是了。”王鏊又敬了敬韩文:“贯道兄也是,你与其愁这些,倒不如帮帮礼卿,度过眼前这一关。” 王鏊作为老江湖,一眼就看得出顾佐目前之局。 韩文刚刚也是一句话牢骚话而已,实际上还是头疼顾佐的事,“他呀,又要南下了,说是要考察盐法去。” 王鏊和闵珪相互瞧了一眼, 盐法里的事更加不得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闵珪拍了拍韩文的肩头,“顾礼卿是你一手提拔,你啊,甩不掉的。” “陛下知道吗?”王鏊多个心眼问了一句。 “知道的。” “所以说你们为陛下愁什么?复套、开海、盐法……陛下从没有一刻停过,直到大明真正中兴。” 说到这个,他们脸色也都认真起来,牢骚偶尔说说就算了,真的涉及到中兴的大志,还是要以皇帝为首, 所以三人举杯共饮,“尽职尽责、以解君忧。希望能早日看到功成的那天!” 他们三个的践行酒喝得欢, 兵部衙门气氛却非常的肃穆, 五城兵马司的弊病由来已久,弘治年间时,京城大盗横行,但五城兵马司却连几个盗贼都抓不了。 后来弘治皇帝只能绕过兵马司成立了巡捕营。 但朱厚照的老爹对于政治的敏感不够,这种设置一般不仅不会起作用,反而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互相推诿。 所以他才明确京中治安就由锦衣卫负责,五城兵马司全都别管了。也算是揭下了这个衙门最后一块遮羞布。 否则这帮人还会产生‘我干不好也怕别人干得好’的心理,所以不仅不帮忙,还要在后面拆台。不然到皇帝的面前,脸上不是很没光? 其实从正德再往后,朝廷的官银被劫,五城兵马司也一样是两眼看着。 说白了这也是一种暴力机关,暴力机关的人长期和平,根本就不愿意去做那种危险的活。 尤其是品级还不高。 五城兵马司只有正六品,除了分别有一个兵马司指挥外,上面还有一个提督。 有时候还会设巡按御史,但这属于临时,朱厚照没设过。 现在的提督是个武将,名为薛琅, 他属于命不好的那种,反正原先兵马司就那样,他上任后没做更好、也没做更坏,就是拿俸禄过日子,结果一夜之间,不用干活了! 这可不是好事, 如果名义上的职责都没有了,基本也就离被裁撤不远了。 所以说委屈着呢。 “……先前京营整顿,朝廷组建了八个甲级卫和十个乙级卫,这剩下的许多老弱病残丙级卫都不够塞,还不是有许多安置到下官这里来。送来兵油子,结果又说我们办事不力。再说这要怎么整顿?这帮兵油子连指挥使和御马监的公公都没有办法,下官一个小小的提督就更没办法了。” 兵部尚书王炳被这个话气得胡子都翘起来,“大胆!你当我这兵部堂官是哪里?!信不信我现在就撤了你!兵马司整顿不了,本官就先整顿你!兵马司是京营整顿之后才弄成现在这样的嘛?” 薛琅给喷得憋着火气,现在皇帝对他们不满意了,说实话还是不能够得罪兵部尚书,毕竟要挑典型的时候,哪有笨蛋还冒头的。 “那大司马想要如何整顿?又要整顿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让王炳想到皇帝拒绝回答他的那个问题。 所以还是没好气的说:“该如何整顿,本官怎么会知道?!你们不会自己去看看锦衣卫如何做的?” “可下官实在学不来毛语文。” 王炳领了这个任务回来以后也一直在思考,其实所谓的整顿就是要能够把自己的职责办好。 “学不来可以啊,等着撤职回家吧!” 薛琅从兵部衙门出来给气的要死, 上官叫他整顿,但是什么支持也不给他,就叫他去做。打得什么主意他还能不清楚?不就是因为五城兵马司里面人员复杂,不想得罪人么? 一个兵部尚书都不做这事,他也懒得去做。 反正皇帝怪罪下来,先从上面的大官开始怪罪。 “这个薛琅本身也是个兵油子,大司马这样安排,他是不会出力的。” 王炳抬头,看了一眼从屏风后出来的杨廷和,说道:“陛下若真欲整顿五城兵马司,就不会让老夫来干这件事。” “可五城兵马司如今处境尴尬,说到底也是兵部尴尬。” “所以这件事不能做绝,也不能不做。兵部的关键还在军机处,军机无碍,自然就无碍。” “大司马所言次次都能一击而中,晚辈佩服。” 王炳不多说其他了,“还是要谢谢介夫前来相助。” “哪里,不过,锦衣卫掌京师治安绝非长久之计。陛下总有一天要再想起兵马司,所以大司马还是要早做打算。” 倒是有道理。 王炳记下了。 他们两人都在军机处,其实早就熟络起来。杨廷和是后起之秀,王炳也不会故意去得罪他,所以时间久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之后,王炳从袖口中掏出一张便帖递给他, “朝廷的两样大事,复套是杨应宁在做,开海是王济之在抓,便是重要军报也是有军机处呈递。而其他重要的政务,陛下要么是指派专人,要么就是归于地方。于此情形而看,那两位的尴尬怕是远甚五城兵马司,陛下对他们的信任更是不足。” 杨廷和看到便帖便皱起眉头,树欲静而风不止。 朝堂永远是不会缺少争斗的地方。 看起来许多大事陛下安排妥当,大朝会也结束了。似乎可以迎来一段时间的平静期,可仔细想想怎么可能呢? 李东阳、谢迁作为阁老的存在感越来越弱,这虽说与皇帝处理政务的独特方式有关,即皇帝现在一直召见各种官员,内阁已经不再具有更容易见到皇上的优势,反倒呈现出一种,谁手里有活儿,谁面圣的机会就多的局面。 但尽管如此,堂堂阁老弄成如今这样,肯定也与他们自身脱不了干系。 “李阁老、谢阁老虽然被削了权,但依在下看,陛下并没有要挪动他们的心思。” 王炳脸色沉静, 两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人,却占据着这么重要的位置。不招人惦记是不可能的。 “大朝会时,陛下将河工银拨给了山东。” 杨廷和不懂,“那又怎么了?” “没怎么,说明刘希贤不可能再回到京师了而已。刘、李、谢三人本为一体,一个不行,另外两个也是迟早的事。” “这……何以见得?” 王炳站起来负着手:“因为陛下在优待刘希贤。而越是优待他,就越不会叫他再回到京师。一年即升巡抚,升了巡抚便给河工银,甚至是王济之都没要到的河工银,如果再调入京师……这一番下来,哪里像是一个贬黜之臣?分明就是一个宠臣,可他是宠臣吗?” “不是。”杨廷和蹙眉,轻轻低语。 “介夫当年明贬,却是暗升。刘希贤如今明赏,却是实降。”王炳砸吧了一下嘴,忍不住摇头,“也是陛下天纵之君,才有这番灵巧心思,当真是叫一个妙字!” 于是透过刘健,自然能看得到李、谢的结局。 永远没有平静期,这才是紫禁城。 第三百三十二章 试探 虽然说人容易身在局中不知局。 不过显然不包含李东阳、谢迁这样的聪明人。 大朝会刚刚结束三日,大朝会的七个议题,落到他们手里就剩个削减开支和加设恩科之事,这两样事,想必皇帝最多只会一次宣召大臣听取情况介绍。 刘健一开始开特例升为巡抚的时候他们还算开心,但后来发生的故事就不一样了,甚至刘健自己都提前一天回了山东。 春江水暖鸭先知。 “来京师这么些年,这个时候忽然却想不起来许多地方的模样。” 说起来真是巧,他们两人是各自出门,然后碰上的,接着就干脆同乘一辆马车了。 李东阳回应,“是啊,若是十年后我们再回来,大概路也不认识了。” 现在添了许多新生的东西,是他们这两个老学派看不明白的。 书院门口尽是年轻的身影, 有个声音高喊: “十二郎!等等我们!” 已经逐渐长高的韩十二郎身体更加硬朗,且有几分帅气,他穿着青色的布衫,包了个狮子头在头顶,整个人分外阳光干练,像个充满活力的大孩子了,“快些,去晚了就看不着于大脑袋的热闹了。” “来了,来了。”和他一般高的少年郎快速的过来,脸上一水儿的振奋神情,“于大脑袋平日里欺负人欺负惯了,这次朝廷抓人,他还是叫人给举报了,真是恶人有恶报。” 孩子是最嫉恶如仇的,所以这几天真叫大快人心! 韩十二郎也会去做工挣点钱花,所以见得可多了。要说举报,都是他举报的。 谢阁老掀开门帘看到少年郎欢跳的画面,这些孩子如此支持皇帝,以后就会是皇帝的战将。一代年轻人起来,一代老人就得退下。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亘古未变。 “于乔想说什么?” “也许我们确实老了。” 李东阳笑着说:“我们本来就老了。但老也不该是这样的哀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啊。再说,你还有以中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