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在线阅读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56节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56节

    接连几年重徭役,百姓为了活命,有的青壮诈称老小,有的人干脆逃避户口检查不上户口。

    朝中便下了新规定,让百姓之间互相检举,若检举一个壮丁就命被告发的人家为检举人纳税服役。一时间邻里为敌乡亲成仇,此种械斗时常发生。

    官兵很快到达。为首者十分巧合,居然是赴江南当县令的房乔。

    房乔惊讶道:“李二郎,李三郎?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李世民道:“送已经发臭的脑袋去江都。”

    房乔身边的衙役一脸惊恐。

    房乔笑道:“是吐谷浑可汗的脑袋?你们这次立的功劳,我来江南后都听说了。”

    衙役们不由打量这两位除了长得好看些,与寻常人无异的富家少年郎。

    李世民道:“正是,你要去看看吗?”

    房乔兴致勃勃:“好。”

    他受邀上船,先欣赏了吐谷浑可汗被腌入味的脑袋,然后与李世民、李玄霸煮茶聊了一会儿。

    李世民和李玄霸问起新规定的事。

    房乔叹息:“是裴蕴干的好事。徭役过重,百姓想方设法逃徭役,我能理解他重查户口的事。但他不敢查豪户官吏家中的隐户,只压榨寻常农人。他说检举壮丁,实际上检举很混乱。官吏为了揽钱揽功,只要检举,无论老弱妇孺皆算逃户口的壮丁……”

    他捶了一下桌子,愤愤道:“他看似一口气追查到六十四万新壮丁,实际上逼得能服徭役的百姓家破人亡,卖身卖田。瞧着吧,明年户口数量一定急速降低!”

    李世民不是很懂户口的事。

    李玄霸一边听房乔抱怨,一边在心里给偏科的二哥介绍户口和土地兼并。

    王朝服徭役和纳税的户口来源是自耕农。官吏、士族和寺庙都有办法逃税。

    因为奴仆不缴税不服役,所以当徭役赋税过重的时候,自耕农就会卖地卖身。成为“隐户”,土地兼并加剧。

    裴蕴此举是杀鸡取卵,饮鸩止渴,把本就不多的自耕农逼上绝路。

    李玄霸听房乔抱怨完后,道:“检举者应该大部分不是普通百姓。百姓检举他人,也怕自己被报复检举,同样家破人亡。检举要去官府,能用官府这条线的多是当地官吏和豪族吧。”

    房乔苦涩道:“他们不知道敛了多少财、地、人。我看啊,天下大乱已经近在眼前了。”

    李玄霸赞同。

    确实如此。

    大隋灭亡不是三征高丽那一推就能造成。

    隋朝刚从南北朝过来,鼎盛时户籍也只有不到六千万。杨广每次征发徭役就是百万人起,这个庞大王朝的崩塌很早就已经开始。

    自耕农在这杀鸡取卵的新政下没了活路,只能上山或者卖身。

    唐朝建立时统计上户的百姓只剩下不到两千万。消失的四千万百姓除了被隋炀帝祸害死的,要么上了山成了义军,要么卖了身成为反叛豪强的兵卒。

    距离隋朝灭亡,还有八年。

    隋朝开始灭亡,自今年起。

    说起隋末,后世人除了唐国公府那一家子人,只知道薛举窦建德王世充瓦岗寨。

    其实隋末各路反王可不少,光是江南这巴掌大的地方就有杜伏威、李子通、辅公佦、沈法兴等诸多割据势力。后世演义小说中归纳为“十八家反王、六十四路烟尘”。

    大唐统一中原看上去很容易只是因为开着“秦王李世民”这个挂。把隋末割据势力地图打开看一眼,就知道天下拥兵自重者众多,逐鹿中原可不是什么简单难度。

    李世民和李玄霸与房乔短暂一聚后,继续向江都驶去。

    他们离江都已经很近了。

    与房乔离别时,李世民见李玄霸眉头紧锁,问弟弟愁什么。

    李玄霸道:“不知道我们家趁着这次新政得了多少青壮。”

    李世民生气道:“你听到新政祸国殃民,居然只在想这个?”

    李玄霸问道:“不然呢?”

    李世民气得大骂弟弟没有良心,拂袖而去。

    这次李世民和李玄霸足足冷战了好几日,到了快下船的时候,李世民才瓮声瓮气和弟弟说话。

    “阿玄,我们家确实应该趁着这次新政多买入青壮,但你的话太冷酷了。”李世民垂头丧气,“虽然我不该向你发脾气,我有错,但你看我这么生气,非要我先道歉,我不道歉你就不和我说话吗?”

    李玄霸无语:“你先不理我,还埋怨我不理你?”

    李世民道:“你是弟弟,弟弟就该让着哥哥。”

    李玄霸:“???”这什么无耻的理论?

    李世民道:“而且你的话真的好冷酷!”

    李玄霸道:“但我当时确实这么想。难道要我对你编谎话?”

    李世民垂头丧气道:“那算了,你还是说实话吧,我忍住,下次一定不生气。”

    李玄霸看着二哥的模样,心中的气消了不少。

    他本来不想和二哥多说,但二哥都先道歉了,即使道歉的话奇奇怪怪。

    【我对隋炀帝所作所为一直都很愤怒厌恶。所以我们要多收拢被隋炀帝祸害的百姓,然后带着那些百姓给隋朝一个狠的。让隋炀帝和后世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都明白一个道理,“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李世民咧嘴笑道:“我就知道,你肯定也很生气。你早这么和我说,我不就不生气了。阿玄,你性格怎么这么别扭?你这性格要改……唉?你跑什么?”

    李玄霸捂住耳朵。和好之后二哥就开始啰嗦,还不如继续冷战呢。

    李世民小跑几步追上弟弟,把着弟弟的肩膀道:“你那句话引自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吧?”

    李玄霸:【我那句话引自魏徵《谏太宗十思疏》。那个“太宗”,就是指唐太宗。】

    李世民脸一垮:“谏这么多?他好啰嗦。我希望晚一点遇到他。”

    李玄霸一直下撇的嘴角终于上翘。

    看见二哥不开心,他就开心了。

    ……

    二月离开张掖,到了快五月的时候,李世民和李玄霸终于到达洛阳,把吐谷浑可汗的脑袋献给了隋朝皇帝。

    杨广愕然:“怎么只剩下脑袋了?”

    李世民挠头:“都是臣的错,臣在他身上射了太多个血窟窿。这一路颠簸,他就没扛住。陛下,虽然臣认错了,但你可别罚臣,臣真的尽力了!”

    杨广失笑:“罚你做什么?是他自己福气不够。唉,朕本来想赦免他。他的身体你们埋哪了?不会丢野外了?”

    李世民严肃道:“吐谷浑可汗是一代枭雄,怎么能如此折辱?天气变热,路途遥远,尸体运输艰难,我和阿玄顺路拜祭大表兄的时候,把他埋到给大表兄埋祭品的地方了。”

    李玄霸补充:“大隋太子陵墓风水好,没有亏待他吐谷浑的可汗。”

    杨广扶额叹气:“他真的是伤重不治而亡,不是你俩杀的?”

    李世民委屈道:“我要是想杀他,他还能活着走到大隋?我在战场上就把他的脑袋剁了。”

    李玄霸道:“裴公可以作证。我们已经与裴公商议好了,要把活的吐谷浑可汗绑回大隋,让他给陛下磕头认错。”

    他小声嘀咕:“把活着的吐谷浑可汗带回来,功劳比只带个脑袋大多了。”

    李世民点头:“就是就是。”

    杨广笑道:“好了,朕知道你们尽力了。不过脑袋也罢,活捉也罢,功劳都一样,朕不会亏待你们。说吧,你们想要什么赏赐?”

    李世民高声道:“想什么都不干,回家玩一年!”

    李玄霸:“臣也是。”

    杨广:“……啊?”

    陪坐众臣皆哑然失笑。

    宇文述笑着对陛下解释道:“这两个惫懒少年郎嫌弃此次出塞累着了,请求休假呢。”

    虞世基看了李世民和李玄霸一眼,猜到了他们想要躲避风头的心思。看在弟弟虞世南的份上,虞世基为李世民和李玄霸帮腔:“李二郎和李三郎还年幼,现在正是该多读书的时候,不能揠苗助长。且陛下已经赏赐了唐国公,不应当重复赏赐了。”

    苏威看在心中有愧的老友薛道衡的脸面上,也道:“陛下何不多赏赐李二郎李三郎财物?”

    裴蕴不认识李世民和李玄霸,其他皇帝近臣都这么说了,他不能不合群,赶紧道:“臣附议。李二郎李三郎过于年少,陛下是该让他们好好休息。”

    杨广无奈道:“怎么朕给他们赏赐还不是了?”

    李玄霸老老实实道:“陛下,我和二哥只是想玩。我们这个年龄,本来就是该无忧无虑玩耍的时候。塞外真的好累啊。”

    杨广哭笑不得。

    第85章 回大兴拜访姐夫

    =

    杨广本想把两个孩子继续放在战场上, 打造出比汉武帝时霍去病更厉害的冠军侯。周围人都劝他别揠苗助长,他便叹着气同意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松了口气,开始狮子大开口要赏赐。

    对于立了大功的人, 财物赏赐要的越多, 杨广越放心。

    他自己就是个喜欢奢华的人。以己度人, 如果有人不喜欢奢华,杨广便认为这人别有所图。

    现在杨广身边的近臣,如虞世基、宇文述、裴蕴等, 无一不爱奢华,他用得特别放心。

    只有苏威格格不入,不太爱奢华之物, 只对收集书籍字画特别上心。所以苏威虽然是杨广倚重近臣中年纪最大、资历最深的人,却在杨广心中地位排名最靠后。

    李世民和李玄霸自幼就在杨广面前展现出自己对荣华富贵的喜好, 首次面圣就讨了不少赏赐。

    现在两个幼童长成了两位少年郎, 对金银财宝的喜好丝毫未变,杨广感到很亲切。

    李世民道:“陛下,我就想要骏马和强弓。家里最好的骏马和强弓总会被父亲挑走。”

    李玄霸道:“陛下,请在东都和西京都赐予我们宅院。我和二哥都长大了,需要有地方邀请友人游玩。”

    听到李玄霸的请求, 虞世基想到了弟弟有一次的叹息。

    虞世南虽然不得皇帝喜爱,但看在虞世基的面子上, 再加上虞世南的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所以虞世南孝期之后也被起复,继续当起居舍人。兄弟二人便同去的洛阳。

    虞世南性孤僻, 在朝中几乎没有友人, 只对李世民、李玄霸这两位弟子较为上心。

    来到洛阳后, 他探望两位弟子归来, 对虞世基叹气两位弟子所住的地方太过狭小:“唐国公府富贵,却对李二郎和李三郎差别对待,实在是不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