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因为顾锦没有刺绣用的绷子、绣线,她只能先将就着,用手将布料扯直,拿缝衣线代替绣线。 上一世,刺绣几乎是所有姑娘从小便要学的,在她入成衣铺那些年,她也不知绣了多少衣服帕子。如今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她连思考都不必,便是三个簪花小楷。 展开看了看,似乎有些太简单,不像孩子用的。她又拿不同颜色的线绕着晏晏的名字,绣出简单的藤蔓和花朵,然后缝在幼儿园制服的后领口。 晏晏再看到衣服,抓在手上就舍不得放下,恨不得立刻回到幼儿园,让小朋友们都看到。 锦娘的心情也平静了许多,她将针线都收好,最后摸了摸顶针,露出个笑容。 做了那么多年衣服,裁剪缝纫已成了她无法分割的一部分。这么长时间没碰过针线,她甚至有些怀念了。 第二天送晏晏去幼儿园后,锦娘重整心情,继续投递简历。 这次她专门盯着大型公司甚至国际企业。倪家再势大,也只是服装行业无数公司之一而已,它也有对手,有人并不恐惧它,而是追在它身后随时准备将它咬下来。 想通了这些,锦娘轻松不少。 等她去接晏晏时,有些诧异地发现,幼儿园门前竟有许多人。 大人围着孩子,孩子中间正是一脸骄傲的晏晏。 ☆、第12章 幼儿园 “妈妈!”一看见锦娘,晏晏立刻睁大眼睛,踮起脚挥了挥手,然后试着往人群外挤。 她抓住锦娘伸出的胳膊,扭头对跟在她身后的小朋友们大声说:“这就是我妈妈!我的衣服就是她做哒!” “哇!”“阿姨好厉害!”“阿姨,我也想要和晏晏一样的花花!” 一圈跟晏晏差不多大的孩子脸上都写满了好奇和羡慕,锦娘第一次碰到这么多小孩儿,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更外圈的家长们此刻也围了上来,将自家孩子拉住,七嘴八舌问起来: “您是晏晏妈妈吗?晏晏衣服后面的标签是您自己做的吗?” “是啊,晏晏妈妈,我家孩子嚷着让我给他弄个一样的呢。” “晏晏妈妈,能不能教教我们怎么做?或者告诉我们在哪里可以做?” 锦娘无奈瞟了晏晏一眼,然后笑着一一回答过去:“是,是我自己做的,并不麻烦。如果你们想学我可以教给你们。” 一个留着深褐色长卷发的年轻妈妈笑意盈盈地凑过来,说:“晏晏妈妈一看就知道性情特别好,您看要是方便,我们晚上约个时间,到谁家里去聚一聚呗?孩子们在一起上幼儿园也是个缘分,我们做妈妈的也能多多交流育儿经。” 锦娘眼睛一弯,习惯性露出一个笑容,点头道:“可以啊,我就住在翠云湾里,房子挺大,需要用的工具也都有,不如就去我家吧。” “那可就麻烦你啦!”那个妈妈拿出手机,招呼着附近的几个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她建了个聊天群,将所有人都拉进来。 几人商定了时间,锦娘留下别墅的地址,这才各自散去。 晚上,共有六个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锦娘住处。 晏晏还有些害羞,她是第一次在家里接待朋友,在锦娘鼓励的眼神下,拉着他们到自己的活动室。这间活动室是锦娘特意为晏晏留出来的,她所有的玩具都在那儿。锦娘也提前准备了些水果零食,由晏晏自己做小主人。 几个妈妈等孩子们安心玩乐起来,才重新聚在客厅中。 “晏晏妈妈,你这房子可真好。”一个太太开口。她丈夫姓盛,锦娘不知道她自己叫什么,只随着其他人叫她“盛太太”。 “是为了晏晏上学特地租的。”锦娘笑笑,给几人各倒了一杯花茶,然后说,“你们先聊,我去把工具拿来。” 盛太太抿了一口茶,见她走了,轻笑一声:“竟然落魄到需要租房子?没想到幼儿园会要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 其他几人都只笑笑,不搭话。盛太太也没觉得不高兴,眼睛四处打量。 锦娘很快便回来,盛太太靠在沙发背上,又问道:“晏晏妈妈,晏晏她爸爸呢?你们没住在一块儿呢?” 其他几个太太动作都是一顿。 她们都晓得,晏晏全名是顾晏晏,而锦娘留下的联系方式中也写了,她叫顾锦。母女俩一个姓,十之八|九是孩子父母不在一起,所以根本没人提起这个话茬。在她们看来,这盛太太简直拎不清。 锦娘脸上是一贯的淡笑,她没有避讳,直说道:“我们离婚了,晏晏跟我。” 没等盛太太再出声,主动组织了这次聚会的那个年轻太太已经笑眯眯将锦娘拉到自己身边,翻看着她拿来的针线,问她:“小锦啊,我们差不多大,能这样叫你吧?快跟我们说说,这些要怎么用呀?” “好啊,何晓。”锦娘自然接受了她的好意,拿起她带来的那件衣服,将唛头翻出来,先说了一遍自己的做法,又说,“这样做有些麻烦,缝起来时处理不好容易脱线。所以我建议几位,先剪掉唛头,然后直接将绣了名字的标签缝上,盖住唛头的线头。” “这样好!”何晓夸道,“小锦想得周到,我们几个都没学过,越简单越好。” 绣名字这部分最复杂,锦娘拿那块没用完的旧衣服分给几人试了试。但没有绣绷,又缺少训练,几人即便用最基本的平绣针法也绣不出个好样子。 锦娘干脆让她们拿水消笔在布上画出图案,自己一手包办了六人孩子的姓名标签。 何晓几人几乎看直了眼。 锦娘针下如有神,每一针都用力均匀,既不紧绷也不松垮。她们拿到成品后都有些认不出来,锦娘绣出的花纹和汉字比她们自己画的还要好看。 何晓开玩笑说:“我都不舍得给我儿子绣在他衣服上了,这都可以裱起来挂在家里呢。” 接着,锦娘手把手教她们将这块新标签缝在了衣服上。 看锦娘的动作,几人都以为这会极简单,至少比绣花要简单多了吧。但真正上手后,仍是针脚不均,她们也只得望针兴叹。 幸好有锦娘在,她帮忙将针脚整理好,又拿熨斗熨烫平整,看起来便很像一回事了。 何晓将衣服举到眼前左看右看,难掩笑意:“真没想到,我也能做出这么像样的手工缝纫品。” “你可真不知羞,”另一个妈妈扑哧一声笑出来,“你才动了几下手?大部分可都是人家小锦做的。” 何晓同她们说笑几句,看了看时间,对锦娘提出告辞。 晏晏玩得开心,一直将小朋友送到门外还在挥手道别,喊着“明天见”。 但锦娘第二天下午再去接她时,她与前一天的状态全然不同,低着头站在幼儿园大门栏杆后头,身边只有一个小姑娘跟着,正是何晓的女儿李碧荷。何晓也站在一旁,摸着女儿的脑袋,脸色不是很好看。 锦娘同她打了声招呼,蹲在晏晏面前,捧起她的脸,道:“晏晏,妈妈来接你了。” 晏晏立刻抱住她,脸埋在她胸口,又是一声不吭。 锦娘轻轻抚摸她头发以示安慰,转头看向何晓,眼睛里满是疑惑。 何晓让李碧荷说了一遍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本一切都挺好,几个前一天晚上一起玩乐的小姑娘一早便凑在一起,互相看各自衣服上新做的标签。没想到那位盛太太家的儿子也突然挤进来,非说自己的最好看。那几个小姑娘当然不服,同他争了几句,盛太太的儿子就不开心了,指着晏晏喊她是没有爸爸的小孩,肯定跟她妈妈一样没人要,天天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讨好。 晏晏除了说“我不是”,根本不晓得怎么分辩。 其实,不管是盛太太的儿子还是晏晏,或是其他孩子,都不太懂得很多话背后到底是什么含义,只知道是说晏晏和她妈妈不好,但“没有爸爸”这句却是所有人都听得懂的。 这下,不仅是盛太太的儿子,许多别的孩子也都哄起来。他们并不全是出于恶意,更多的还是好奇。 为什么顾晏晏会没有爸爸? 顾晏晏的爸爸去了哪里? 顾晏晏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自然而然的,没有爸爸的晏晏,成了幼儿园里的异类。 幸好还有李碧荷,她年纪小小,正义感却强得很,拦在晏晏前面,劈头盖脸把几个领头的家伙骂了回去。之后一整天,她都拉着晏晏,和她黏在一起。 她说完,还义愤填膺地挥了下小拳头,说道:“晏晏这么好,阿姨也特别好,他们肯定就是像妈妈说的那样,都是鸡肚!嗯,鸡肚!” 锦娘也笑了,抬起晏晏的脑袋,让她看着自己,而后问道:“晏晏,你还记得陶陶吗?” 晏晏点点头,眼神茫然,不知道妈妈说起陶陶是为了什么。 “晏晏还记得陶陶吗?那时妈妈说了什么,晏晏还记得吗?” 晏晏眨眨眼,断断续续地回忆道:“陶陶不一样,晏晏要勇敢,我们都是特别的花花。” “对啦!”锦娘捏捏她鼻头,又重复了一遍,“因为晏晏和他们不一样,他们胆小,但是晏晏要勇敢,和别人不一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晏晏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嗯嗯,晏晏没有错!”李碧荷也不知道听懂了多少,拉着晏晏的衣角,频频点头。 晏晏脸颊泛起些红晕,软软地握住李碧荷的手,说:“嗯,荷花花勇敢。” 李碧荷鼓起脸,嘟囔了句:“我叫碧荷,才不是荷花花。” “好哒,荷花花!”晏晏笑眯了眼,凑过去在她脸上吧唧亲了一口,“晏晏最喜欢荷花花。” 李碧荷挠了挠脸,哼了一声,和晏晏咬起耳朵来。 锦娘稍稍松了口气,心里不住庆幸,还好认识陶陶在前,也算是给晏晏做了些心理准备。 何晓看向锦娘的目光也有些歉意:“小锦,是我不好,没想到那个盛太太竟然这么嘴坏,早知道昨天就不喊她去你家了。” 锦娘摇摇头:“跟你没有关系。这样也好,我和晏晏他爸分开是事实。就算不是今天,晏晏迟早也总会遇到别人说起这件事。” 何晓见她确实没有生气,对她的佩服从缝纫技巧扩展到性格上。 她换了个话题,说道:“今天还有好几个妈妈跟我说,也想学学怎么做这个标签呢,你愿不愿意?” ☆、第13章 教程 “不如我做一个简单的教程吧,”锦娘想了想,说,“要手把手地教,我也分不开身,做成教程谁想要谁就拿去看。” 何晓也觉得这样好,省得又出个“盛太太”招人烦。 当晚,锦娘就按照当初做点心教程时的模式,做了一份发给何晓,由何晓再发给其他人。 很快,有不少人说,她们看着教程也做不出来。她们压根不知道针法是什么,虽然锦娘标注了哪里入针、哪里出针,但靠自己摸索着做起来总是乱七八糟的。 锦娘也挺无奈,还是何晓出了个主意,可以把她缝纫和刺绣的整个过程拍成视频。 想到她最近也没什么事儿,锦娘说做就做。 她上网买了个电脑的外接摄像头,将刺绣用具也一道准备齐全。 第二天货送到,她便一个人在家安安心心拍起视频来。 锦娘拿了件晏晏的衣服作为示例,翻出后领的标签,将摄像头对准了自己的手,在电脑上调整好画面的比例,直接开拍。 她虽然有意放慢了动作,还把两种做法都演示了一遍,但毕竟都很简单,二十来分钟便全部拍好。 她自己从头看了一遍,皱着眉头不满意。 镜头里只有她的手在动,而且速度还是有些快了,该详细教的地方没有解说,重复的地方却很多。 锦娘抿着嘴,上网搜了些其他教程视频,发现那些教程不止画面好看,还有背景音乐和配字,主次分明,讲解也清晰。